红星新闻客户端5小时前
7月14日上午,市场监管总局举行“检验检测支撑高质量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
会上,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检测司司长况旭介绍,检验检测是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技术服务业,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24年度全国检验检测统计结果来看,检验检测行业呈现出“三升三降”的特点。
▲图据图虫创意
一是行业营收和单位产值稳步上升,机构数量和报告数量出现下降。2024年,全国检验检测行业共实现营收4875.97亿元,同比增长4.41%,继续保持良性增长势头;全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53057家,全年出具检验检测报告5.53亿份,同比分别下降1.44%和8.66%,机构数量近年来首次出现下降拐点。与上年相比,平均每家机构营收增加51.51万元,平均每份报告营收增加110.89元,表明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报告的“含金量”明显提升。
二是规模以上机构占比上升,小微型机构占比下降。营业收入1000万以上的“规上”机构共计7972家,占全行业15.03%,同比上升7.02%;从业人员100人以下的小微机构数量51007家,占全行业96.14%,同比下降0.12%。
三是高端供给能力上升,低端供给占比下降。从行业分布看,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等新兴领域的机构数量增长2.05%,而建筑工程、建筑材料、机动车检验等传统领域的机构数量下降0.44%。从人员构成看,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同比增长4.75%;中级以下技术职称人员同比下降0.58%。从技术能力看,检验检测仪器设备1067.01万台套,同比增长3.87%;资产原值5701.70亿元,同比增长8.01%。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机构6025家,行业占比11.36%,为全国企业平均占比的14.95倍;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的机构1500家,行业占比2.83%,为全国企业平均占比的11.32倍。
况旭介绍,通过这“三升三降”可以看出,行业呈现集约化、专业化发展趋势,“小散弱”局面初步扭转,结构布局持续优化,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支撑高质量发展能力作用明显增强。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当好产业优化升级“助推器”。规划建设国家质检中心874家,其中集成电路、低空经济等高新领域291家,为新兴产业提供高端检验检测服务;组织实施工业机器人“质量强链”项目,填补9项合格评定能力空白;完善国产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验证评价体系,解决20项“检不了、检不准”问题;搭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1200余个,解决产品质量问题2万余项。
二是提升民生消费质量“信任度”。会同有关部门深化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优化车检服务,为2300多万辆机动车免予安全技术检验,通过手机App预约车检服务1100多万次,降低群众出行成本;开展机动车检验、环境监测、珠宝黄金检测等领域专项整治,重拳打击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报告等行为,2024年查处违法机构3615家,撤销、注销214家机构资质,罚没款3571万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是打造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京津冀地区通过技术共建驱动协同发展,形成机动车检验、环境监测等一体化服务格局;长三角地区依托技术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构建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检验检测技术高地;珠三角地区打造辐射全国的电子电器检测产业集群,创造营收660亿元。截至目前,共有国家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区8个、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15个,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四是推动国际市场规则“软联通”。截至2024年底,我国加入国际合格评定组织的机构共485家,获得境外合格评定资质或授权的机构205家,开展境外业务的机构434家,23家机构在境外设立48家分支机构,为产业出海作出了积极贡献。市场监管总局连续6年组织国际检验检测能力验证计划,今年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启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食品检测能力验证计划,提升国际互信水平,促进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吴阳 北京报道
编辑 潘莉 责编 李彬彬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