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07-14 17:14
近日,一则环卫工在高温下耗费4小时翻8吨垃圾帮游客找回儿童手表的新闻,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热议。7月1日,卢女士一家乘坐高铁从太原抵达大同。列车上,孩子将儿童手表装入干净的纸质垃圾袋中玩耍,下车时不慎遗忘在列车上。他们随后通过手表定位,发现手表仍在大同南站,或许已经被当做垃圾处理。卢女士在拨打了市政服务热线后,大同市相关单位组织环卫工人在8吨垃圾后中寻找4个小时,终于找回了手表。
这看似一件急人之所急的暖心之事,却引发不少网友的吐槽。有网友表示一块儿童手表并不值得花费如此人力物力寻找;还有网友表示让环卫工在高温下翻找垃圾4个小时,此举是不体恤一线环卫工人。在大家的广泛讨论中,有三点值得注意。
当地积极应对诉求的初心值得肯定。在面对游客丢失儿童手表需要帮助时,当地相关单位没有推诿,迅速反应,组织环卫工进行搜寻,其为民服务的初衷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将群众的困难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履行服务职责,让我们看到了当地相关部门工作的积极态度和行动力。设想一下,当地若没有及时回应或者行动,积极求助的失主会是怎样的心情?
环卫工辛苦加班的付出应被看到。每一份职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这场搜寻行动中,环卫工们是在一线付出最多的人。高温酷暑下,他们花4小时在多达8吨的垃圾中寻找,着实让人心疼。但据媒体报道,孩子家长曾发红包感谢两位环卫工,环卫工们都婉拒了,足可见环卫工们爱岗敬业、乐于助人的朴素情怀。这样的勤劳与质朴也值得被嘉许。
网友的善意应该被善用。部分网友的质疑声其实反映的是大家对于环卫工辛勤付出的体谅和共情,以及对公共资源合理利用的思考。人们的公民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关心基层劳动者的权益是否得到保障,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避免因先入为主的假设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情绪,将善意转化为指责之声。在这个事件中,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毫无疑问值得肯定。至于环卫工的付出有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针对类似个案当地是否能给予其一些奖励,未来将要完善怎样响应的机制,大家可以理性呼吁与探讨。
与其一个劲儿吐槽,我们不妨以这件事为契机,深入思考公共服务中效率与温度的平衡之道。相关部门可以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应急机制,在保障民众需求的同时,尽量减少基层劳动者的不必要负担;社会各界也应该给予基层劳动者更多的关爱和支持,通过实际行动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况。同时也温馨提醒大家,当前正值暑期出行高峰,出门在外记得妥善保管随身物品,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他人分忧。
作者:曹叶
审核:杨洋
监制:白永茂
华龙网两江评投稿邮箱:liangjiangping@cqnews.net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