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4小时前
北京西站作为交通枢纽,人员密集,突发疾病的情况时有发生。北京世纪坛医院西站医务室用专业、高效、协同、爱心,默默守护百姓健康。
2025年7月11日,北京西站第二候车厅内,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悄然展开。一位41岁的帕金森病患者突然出现肢体僵硬加剧、呼吸急促症状,西站工作人员立即呼救。正在巡诊的北京世纪坛医院驻西站医务室医生吐达洪与护士王宝迅速响应,仅用1分30秒便携带急救设备抵达现场。
患者程先生确诊帕金森病多年,长期服用左旋多巴制剂,但当日因旅途疲劳诱发症状急性加重。马医生快速评估后判断,患者存在呼吸肌僵硬导致的通气障碍,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引发呼吸衰竭。王护士立即协助调整患者体位,开放气道,同时建立静脉通路补充电解质。
“患者血氧饱和度降至88%,需要辅助通气!”吐达洪医生一边下达指令,一边安抚患者情绪。医务室团队运用改良式体位引流法,结合穴位按摩缓解肌肉痉挛,5分钟后患者呼吸频率逐渐恢复正常。由于患者痉挛仍未缓解,随后,吐达洪医生和王护士推患者前往医务室,吐达洪医生予以患者拔罐辅助治疗,王护士在旁协助。长达两小时的忙碌,患者最终痉挛解除,恢复正常,并对吐达洪医生及王护士表达了深深的感谢。
“帕金森病治疗需兼顾躯体症状与并发症管理。”吐达洪医生介绍,西站医务室特别制定了《帕金森患者旅途中突发情况处置指南》,涵盖药物调整、体位管理、心理干预等内容。今年以来已成功处置15起类似病例,患者症状缓解率达95%。
北京西站作为北京重要交通枢纽,北京世纪坛医院西站医务室承担着特殊使命。据统计,2025年暑运期间,医务室日均接诊量突破40人次,其中,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占比达35%。为更好地满足就诊需求,医院增派了具有神经学科背景的医护人员,并配备便携式肌电图仪、无创呼吸机等专科设备。
在这座日均吞吐百万旅客的车站里,白衣天使们用专业与温情编织着生命安全网。正如患者程先生在康复后送来的锦旗所书:“医术精湛护健康,仁心仁术暖人心。”
来源:社区医疗中心,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西站医务室
作者:吐达洪,王宝
荐稿:张晶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