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18小时前
#创作挑战赛九期#
#夏天开空调多少度最适宜#那年夏天,我拖着行李箱站在广州南站的候车厅里,手机屏幕上跳动着一条冰冷的短信:“抱歉,岗位调整,您的录用通知暂缓发放。” 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和方便面混合的气味,身旁的广播正一遍遍催促着开往深圳的列车检票,而我攥着那张早已作废的入职邀请函,指节捏得发白。
三个月前,我辞掉了家乡安稳的教师工作,抱着破釜沉舟的勇气南下。笔试面试一路过关斩将,HR在终面结束时笑着拍我的肩:“下周就来报到吧,我们等你很久了。” 我甚至已经租好了离公司不远的公寓,把父母寄来的棉被晒在阳台,想象着自己穿着职业装在会议室里发言的样子。
候车厅的长椅硌得人骨头疼。我给闺蜜打去电话,没说两句就哭了出来,语无伦次地抱怨命运不公。她在那头安静地听着,等我情绪平复些,才轻声说:“还记得大四那年吗?你拼了命想进的那家出版社,最后不也没要你?”
怎么会不记得。那时我每天泡在图书馆里写书评,把厚厚的作品集改了七遍,面试当天特意穿了妈妈买的新裙子,却在复试环节被刷了下来。当时觉得天都塌了,躲在宿舍里啃了三天面包,直到辅导员敲开房门,递来一份本地报社的实习机会。正是在报社,我认识了后来带我入行的前辈,学会了在采访现场捕捉细节,懂得了文字不止有温度,更要有力量。
“也许现在的坎儿,也是为了让你拐个弯,看见不一样的风景呢?” 闺蜜的声音透过电流传来,像一束光落在心上。
我最终没有回家,在广州找了份临时的文案工作。公司在老城区的骑楼里,每天上班要穿过摆满鲜花的巷子,拐角处总有个卖云吞面的阿婆笑着问我要不要加辣。工作不算轻松,却让我接触到了以前从未涉及的领域——写短视频脚本,策划线上活动,甚至跟着团队去城中村拍纪录片。
有次去采访一位非遗传承人,老爷子握着我的手说:“你看这广彩瓷器,烧窑时火候差一点就废了。可有时候歪打正着,釉色在窑变中生出意想不到的花纹,倒成了独一无二的珍品。” 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我忽然想起自己搁置在抽屉里的小说草稿。
那些日子,下班后的时间突然变得充裕。我在骑楼的灯光下重新拾起笔,把在城中村听到的故事、在巷子里闻到的花香、在深夜加班时看到的月亮,都写进了文字里。半年后,一篇记录老城区变迁的散文被发表在杂志上,收到样刊那天,我特意去阿婆的摊子上吃了碗云吞面,加了双倍的辣。
去年冬天,我收到了一家文化公司的邀请,负责策划非遗文化推广项目。面试我的总监笑着说:“我们看过你写的那篇散文,字里行间都是生活的热气。” 办公室窗外就是珠江,夕阳落下时,江面像铺了层碎金,恍惚间,竟与当年在报社阳台看到的晚霞有些相似。
前几天整理旧物,翻出了那张被揉皱的入职邀请函。纸张边缘已经泛黄,可再看时,心里竟没有了当初的委屈。就像爬山时遇到突如其来的暴雨,被迫在亭子里躲了许久,却在雨停后看见山间架起的彩虹,听见远处溪流潺潺的声音。
生活从来都不是笔直的坦途,那些看似绕远的路,错过的机会,突如其来的变故,或许都在悄悄为我们指引方向。就像春天的花不会提前在冬天开放,秋天的果不会误落在夏日的枝头,万物生长自有其时,人生的每一步也都有它的意义。
请相信,所有的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所有的等待都会在恰当的时刻绽放。那些曾经让你辗转难眠的夜晚,那些让你痛哭流涕的瞬间,终会成为你生命里最珍贵的印记。因为命运早已悄悄埋下伏笔,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为你安排好了最温柔的结局。
就像此刻,我站在落地窗前看着珠江的夜景,手里捧着刚出版的新书,扉页上写着:“献给所有在岔路口勇敢转弯的人。” 远处的灯火次第亮起,像极了那年夏天,在候车厅里,我以为永远不会再亮起来的希望。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