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8小时前
戈壁滩上烈日灼灼,万面巨型定日镜如银甲铺向天际,追光而动。7月16日,“高质量发展中国行·奋进甘肃”主题采访团在敦煌光电博览园见证了这一壮阔图景。
敦煌年日照达3258小时,年辐射总量6882兆焦耳/平方米,太阳能技术可开发量达8600万千瓦;风能资源属1级,北湖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约7.4米/秒,风能技术可开发量2800万千瓦。得天独厚的资源,让这里具备了规划建设大型多能互补一体化外送基地的天然条件。而作为连接新疆的门户、向西开发的桥头堡,敦煌身处“西部大开发”战略棋局,位于西电东送北通道最西端,战略位置愈发凸显。
这份禀赋与机遇,催生出了耀眼的产业果实。作为全国首个获批的百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敦煌光电产业园自2009年启动建设,已成长为国内新能源产业标杆。254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内,203万千瓦光电项目已获批复,其中193万千瓦并网发电。这里诞生了多项全国乃至全球“第一”,全国首个10兆瓦并网光伏特许权项目、亚洲首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全球首座线性菲涅尔光热电站。
“园区建成面积超70平方公里,36家企业在此落户。”敦煌市沙州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明介绍,完备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让企业实现“拎包入住”,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著。
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截至2024年年底,敦煌市共有新能源发电企业33家、发电站49个,全年发电量近30亿千瓦时,发电收益达6.5亿元。面向未来,敦煌的新能源发展蓝图更加宏伟,预计到2030年,全市电源总装机规模将跃升至1700万千瓦,年输电量高达387亿千瓦时。
新能源的崛起也催生了文旅融合新场景,敦煌光电博览园将新型工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作为甘肃省唯一一家将新能源与教育完美融合的研学基地,园内的新能源科技馆通过互动设备,让学生们亲身探究光热原理,其创新的“展厅讲解+手工制作+现场观摩”模式,使得年轻一代得以在定日镜阵列间触摸国家能源战略的脉动。
凭借这一特色,敦煌光电产业园研学基地不仅获批酒泉市“一带一路”科普教育基地,还先后挂牌“酒泉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敦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2024年,基地接待研学团队200余批次,研学人员12000余人次。
戈壁滩上沉默转动的“钢铁向日葵”,正牵引这座古城在文明传承与能源革命的交响中,谱写属于新时代的敦煌篇章。当千年驼铃与电流共振,一条绿色丝路正在万里晴空下延展。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蔡端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刘杨
蔡端
奔流新闻记者 全域新闻
guan皓的hao
2025-07-17
加油,甘肃绿电
🧛♀️
2025-07-17
奋进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