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9小时前
“葵花药业,上市公司,官方直播间旗舰店……”据央广网报道,挂着“修正”“葵花”等老牌药企品牌名称的直播间不少,售卖的产品包括美白淡斑精华、修护贴、维生素等等。虽然产品贴着“老牌药企”的标,生产厂家却不是老药企,直播间的注册公司又另有其人。
据报道,贴牌直播间的产品质量令人担忧。主播不仅拉上老牌药企做大旗,还夸大产品功效。号称1岁孩子可吃的“特殊膳食”,竟是普通糖果;宣称“有斑一定祛斑,没斑一定美白”的凝肌透白淡斑霜,效果难尽人意。就连一些主播展示的国家药监局盖章的所谓批文,其实未经官方审核……因为货不对板、虚假宣传,“药企贴牌”产品屡遭消费者投诉。
消费者之所以选购直播间的产品,是出于对老药企品牌专业度和产品安全性的信任。令人遗憾的是,不少老牌药企光顾做贴牌生意,不对贴牌企业和产品质量加以约束,任由电商直播间不合格的贴牌产品大肆收割消费者韭菜,辜负了消费者的信任。不可否认,老牌药企通过贴牌授权,可减少成本投入、提升市场占有率和营收效益,贴牌生产企业也可借“老牌子”打开市场。然而,授权贴牌,不代表老药企完全让渡管理责任。让谁贴、如何贴、贴在什么类型的产品上等,既要有准入门槛,更要有产品质量跟踪机制。任由贴牌直播间虚假宣传,不仅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也侵蚀老牌药企的形象和声誉。
医药医疗行业与老百姓利益息息相关。针对药企贴牌模式,监管部门应该加大管理力度。比如,要求老牌药企必须准确、完整向市场披露贴牌品牌和生产厂家等信息;一旦贴牌产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品牌企业、生产厂家需同时担责。此外,电商平台直播间也要强化审核,加强对贴牌“官方店”“旗舰店”的入驻资质把关,严格约束其直播间推销话术等。
真正的市场竞争力,不是靠贴牌“贴”出来的。医药领域的老牌企业,更应珍惜自身羽毛。贴牌模式犹如一把双刃剑,老牌药企莫因为贴牌砸了自家招牌,贴牌药企莫因为小聪明断了自家前程。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