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4小时前
奔流新闻讯(记者张艾萍)为深入实施人才赋能工程,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近日,甘肃省专门出台《关于支持民营企业人才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人才引进、培养、产才融合和服务保障四个方面推出20条具体措施,以制度创新破解民营企业引才难、留才难、用才难问题,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人才引进方面,政策突破传统体制机制限制,创新推出“带编入企”模式,允许高层次人才保留事业单位编制进入民营企业工作。同时,政府将定期征集民营企业人才需求,组织赴省外高校“组团式”引才,并鼓励企业通过兼职聘用、团队合作、平台共建等方式柔性引进高端人才。对民营企业新引进的战略科技人才、“卡脖子”关键技术人才、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等高层次人才,按照相应标准给予补助。同时,打破地域、户籍、身份、人事关系等刚性约束,创新人才服务模式,促进校企人才合理流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给予项目人员为期3年的生活补贴。
人才培养方面注重产教深度融合,支持高校与民营企业联合建设实验实训平台和实习基地,并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使院校培养方向更贴合产业需求。政策还倾斜支持青年人才培养,通过省级人才项目给予经费资助,并鼓励民企与职业院校合作开设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班,加快高技能人才孵化。
为促进产业与人才协同发展,新政规定省级人才项目每年单列15%名额支持民企产学研合作,每个项目给予专项经费。同时鼓励民企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平台,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符合条件的将获得经费补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创新提出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机制,允许企业先行试用再转化科技成果,降低创新成本。
在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方面,新政开辟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支持民企人才破格参评特殊人才职称。同时放宽技能人才认定权限,允许优质民企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并建立职业技能竞赛获奖与职业等级晋升直接挂钩机制,拓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这些措施直击民企人才工作痛点,既有体制机制突破,又有真金白银支持,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支持民营经济的坚定决心。”甘肃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细化配套措施,确保政策落地见效,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杜平海
张艾萍
奔流新闻记者 市民新闻
都一鸣
2025-07-18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