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12小时前
各位朋友大家好!夏天一到,阳光明媚、气温飙升,大家在享受清凉的同时,也容易忽略一些卫生细节——比如手经常出汗后懒得洗、脸上油脂分泌旺盛却清洁不到位,或者贪吃辛辣油炸食物。这些都可能成为你颌面部“爆痘”的诱因,特别是位于面部的敏感地带——危险三角区。而面部也是口腔科的管理范围,今天就让牙Sir来给大家念叨念叨如何管理这块危险三角区。
一、什么是面部危险三角区?
面部危险三角区,即以鼻子为中心,从鼻根两侧延伸至嘴角的三角形区域(将鼻子与嘴角连线,即可勾勒出这一区域)。这个区域看着普通,却“暗藏杀机”。不仅因为这里的血管丰富且缺少阻止血液回流的静脉瓣,还因为它们直接连通到我们大脑的“海绵窦”。一旦细菌入侵,感染就可能顺着血管“一路狂奔”,直达颅内。
二、为什么夏天易出问题?
夏天的高温让手卫生和面部卫生更容易“掉链子”。当脸上出汗或者瘙痒时,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用沾满细菌的手摸脸或抠痘痘;再加上特殊的夏日饮食习惯,比如烧烤、油炸食品,导致内分泌失调、油脂增多,三角区冒出小脓包成了家常便饭。
警告:一旦忍不住挤破危险三角区的脓包,细菌就能乘虚而入,可能引发颅内感染(如脑膜炎或海绵窦血栓),甚至危及生命!
三、有脓包了,别挤!该这样处理:
夏日炎炎,长痘难免,但若在面部三角区发现脓包,请务必克制,切勿挤压,此乃处理之大忌。正确的做法是:
1.保持清洁干燥:用温水和温和的抗菌洗面奶轻轻清洗患处,每天1~2次,避免用力搓揉。洗后可以用冷敷缓解肿痛,但别敷太久(每次5~10分钟)。
2.别乱涂药膏:别擅自用风油精或含刺激性成分的护肤品,以免加重炎症。如果红肿不退或化脓严重,赶紧就医——找口腔科或皮肤科医生评估,可能需要抗生素或专业处理。
3.观察症状:出现发热、头疼、视力模糊等信号时,立刻急诊!这是感染蔓延的警告,医生会通过检查(如血液测试)来干预。
四、预防才是王道:从小习惯做起:
避免三角区“引火烧身”,关键在防患于未然。结合夏天特点,我建议大家:
手卫生勤抓不懈:户外活动归来后,务必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仔细搓洗双手至少20秒,以有效减少细菌传播,特别是在进食前和触摸面部前。
面部清洁要温和:每天早晚用清爽的洗面奶洗脸,出汗多时加一次清洁。记住:用柔软毛巾轻拍,别使劲揉搓三角区。
饮食调整助健康:夏天少吃辣、炸和高糖食物(如冰激凌、炸鸡),它们会刺激油脂分泌。建议多食用水果蔬菜,如西瓜、黄瓜等,同时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8杯左右,以助皮肤保持健康稳定状态。
生活习惯要留心:避免手机紧贴脸部通话,不要长时间佩戴过紧的口罩,这些措施能有效减少细菌滋生。如果三角区有小伤口,要第一时间消毒处理。
夏天是欢乐的时光,但别让小小的习惯酿成大祸。面部危险三角区虽小,却至关重要。记住:脓包不能挤、清洁是第一、如果有问题、快快去就医!大家可以把这条科普转给家人朋友,帮更多人敲响警钟。
注:以上专家出诊时间仅作参考,实际以当日出诊情况为准。
本文仅限于公益科普及学术交流,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文中内容不作为医学诊断依据。文中部分图片及资料来源于网络,侵删。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