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10小时前
#创作挑战赛九期#
盛家冬日的宴席上,总有一道热气腾腾的砂锅菜,揭开盖子时白雾裹着香,火腿的红映着冬笋的白,看得人鼻尖冒汗——这道火腿炖冬笋,原是宋代士族的“暖冬标配”,剧中没明说,却藏着盛家待客的体面。
宋代人冬日爱吃“炉焙菜”,《吴氏中馈录》里记着“火腿与笋同炖,味胜珍馐”。盛紘在朝中为官,宴席上的火腿必是金华陈年火腿,笋是临安运来的冬笋,这南北好味凑在一起,比姑娘们头上的点翠更显家底。你看剧里那砂锅咕嘟作响,油星在汤面跳,像极了汴京雪夜的暖炉,热闹得能驱散寒气。
做这菜得选冬笋,市场上挑那种壳黄、头尖的,掂着沉手的才是实心。剥笋时要顺着纹理撕,像华兰解帕子上的结,得有耐心,不然笋肉会碎。切滚刀块后用沸水焯,加半勺黄酒去涩,这步骤像明兰学规矩,总得经过些打磨才能出挑。
火腿选带皮的中方,《武林旧事》说“皮黄肉红者为上”。切成长条,皮朝下塞进砂锅底,这是江南炖菜的古法,剧中盛家老厨娘最擅此道,说“火腿皮炖出的胶,能粘住筷子”。
砂锅里码上冬笋块,加姜片、葱段,倒开水没过食材,大火烧开后转微火慢炖。宋代人讲究“三沸三焖”,如今看表的话,得炖两个时辰。炖到火腿皮发亮,冬笋吸饱了肉香,汤稠得能挂住勺,这时候的香,能勾得半条街的狗打转。
剧中长柏最爱这道菜,总抢着挑火腿皮吃。那皮糯得像年糕,牙齿一抿就化,肉是咸香里带甜,笋块脆中裹着醇厚,配着白粥能吃三大碗。当年长柏高中回乡,盛紘特意让厨房多炖了一锅,弟兄们围着砂锅抢食,汤汁溅在衣襟上都顾不得擦,那股子热乎劲,比任何庆功宴都更让人记挂。
处理火腿有讲究,先在温水里泡半天,刮净皮上的污垢,这像盛老太太打理家事,再旧的物件也得弄得体面。冬笋别切太小,不然炖到最后只剩渣,就像剧中说话得留余地,过细反而失了滋味。
现在炖这菜不用守着炭炉,电砂锅定好时就行。出锅时撒把青蒜叶,绿生生的衬着红与白,像给寒冬添了抹春色。家人围坐分食,孩子抢着啃火腿骨,老人爱喝那口浓汤,这场景像极了剧中盛家团圆宴,烟火气里藏着熨帖的暖。
记得明兰管家时,曾给孤寡的老仆送过这菜。老仆捧着砂锅哭,说“比自家闺女还贴心”——你看这道炖菜哪是什么山珍海味,不过是把寻常食材慢慢熬出了能暖透人心的滋味。试着做一次吧,当砂锅在厨房咕嘟作响时,你或许会懂为什么宋代人说“冬食一煲,赛过神仙”。就像盛家那锅炖菜,无论外面风雪多大,一家人围着吃口热乎的,日子就总有盼头。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