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11小时前
曾经堆满垃圾的废弃煤场,如今“折叠”成四层高的崭新停车楼;写字楼的车位在夜晚向居民敞开大门;道路两侧科学“挤”出更多停车空间……海淀区正用巧思破解居民“停车难”问题。
记者从海淀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了解到,2025年上半年,海淀区累计新增各类停车位超万个——挖潜新建7199个,错时共享2512个,规范施划路侧1963个。
废弃角落“折叠”出立体车库
在海淀街道紫金庄园小区,一座崭新的4层立体停车楼已投入使用,这里曾是一个荒废的煤场,长期堆放生活垃圾。据了解,这个1997年建成的小区,过去车位缺口约200个。“以前下班回家,最头疼的就是找车位,经常要转上二三十分钟,有时候实在找不到车位,就只能停在路边。”紫金庄园小区居民张先生说。
面对居民的迫切需求,海淀街道多方寻求资源,积极为居民协调路侧停车和周边车场错时共享。而最大的突破点,来自于对小区内部“沉睡空间”的“唤醒”,海淀街道会同海淀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通过城市更新项目,对小区内原锅炉房储煤场空间进行改造,将“废弃空间”变为“折叠空间”,新建了4层立体停车楼,新增59个车位。
此外,为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的问题,交通部门还挖潜周边企业自有用地新建停车设施。海淀区湖北大厦周边人口稠密、商业发达,紧邻中关村南大街40号院社区,海淀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联合属地街道及多部门,在湖北大厦院内东侧新建一处10层立体停车设施,可提供40个车位,为大厦及周边居民提供了便利。
车位“昼夜换岗”
为进一步盘活居住区周围停车资源,海淀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持续推进错时共享停车,2025年新增错时共享停车位2512个。
据了解,错时共享停车是指充分利用停车位闲时资源,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简单来说“白天你停,晚上我停”。比如白天小区空置的车位,夜间的写字楼、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停车场等,看似“无用”的闲置时段,对特定人群来说正是刚需,利用好闲置资源,能极大程度上缓解停车难题。
“我们与多个街道走访协调老旧小区周边地区停车场产权单位,深挖商户、商场、景区周边的停车位,寻找错时共享的可能性。”海淀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静态交通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海淀区甘家口街道办事处停车场,在工作日19时至次日7时、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全天,向周边居民提供错时共享车位,有效缓解了停车压力。居民若有错时共享停车需求,可向居住地所在居委会咨询是否有错时共享车位提供,再与停车场进行签约办理;也可通过“北京静态交通共享停车”小程序找到所在地附近的停车场,并根据需要提交“错时共享”“包月停放”“按次停放”“充电桩”等多种停车需求,在线办理停车业务。
科学规划“挤”出路侧空间
在停车需求旺盛、原有车位供给不足的什坊院路、馨瑞西路、万安西路、罗庄中路等28条道路旁,海淀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科学勘测、精细规划,新增施划了1963个路侧停车位。
据悉,新增停车位力求在不影响动态交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挖掘路侧空间潜力,为市民提供更多便利的停车选择。
“在完成市级工作部署外,我们计划再新增1000个停车位,重点在规划公共停车用地、桥下空间、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加大挖潜力度,持续改善居住区周边停车环境。”海淀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者:李祎乔
来源:海淀报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