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新闻客户端17小时前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风口。”近日,当两千年窑火淬炼出的“釉下五彩”闪耀法国塞纳古堡之际,20岁的重庆小伙李志林为俄罗斯客户定制的100件醴陵瓷器摆件正好运抵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口。 李志林用跨境电商平台帮助醴陵陶瓷“出海”。 受访者/供图 一件件醴陵陶瓷经跨境电商平台“走出去”,成为海外客商争相“买买买”的中国好货。 “点瓷成金”,撬动国外“蓝海” “05后”的李志林是湖南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二年级学生。他的一天,通常是在几个软件跳转中开始。除了时刻关注多个平台商铺的销售业绩,他还需要与欧美、中亚、东南亚等市场流行趋势同步脉动。 李志林说,入学伊始,他就满腹“生意经”。“那时候,正值抖音商城火爆。所以,我在上面销售一些百货、服装和小五金等商品。”但因服饰退货率过高,李志林的首次创业之旅并不顺利。 “没过多久,暑期的深圳实习之旅打开了我二次创业的眼界。”李志林注意到,“跨境之都”的深圳,随处可见各类网站、银行换汇无忧的广告,的士司机高谈阔论的内容也是跨境。“似乎整个城市都在召唤你,快投身跨境掘金吧。” 然而,如何从竞争激烈的跨境电商行业另辟赛道? “刷国外视频时,我发现瓷器受国外年轻群体的喜爱,产品利润也很高,2元的瓷器漂洋过海就能卖到20美元。”李志林精准锁定国外年轻群体,并选定醴陵陶瓷作为销售主打产品。 团队“作战”,收获市场认可 瓷器“出海”,远非上传产品到跨境电商平台就坐等收钱那么简单。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言不一样,文化背景、消费心理也是千差万别。不摸清这些门道,钱没赚到,坑就会被‘踩爆’。”李志林认为,他的跨境电商第一步,首先须组建一支专业团队。 五人小队里,大伙各司其职。英语专业的小伙伴负责翻译、上传平台资料和数据;财管专业的,负责更新、计算每日产品汇率;计算机专业“主理人”则负责设计开发产品、展示新技术。 “瓷器类型与风格、材质与工艺、包装与物流、库存管理、保养与售后服务等,也是团队成员需要学习的知识。”平台商铺上线前,李志林不是在陶瓷市场学习的路上,就是窝在图书馆查阅有关知识。 “包装上多缠一圈气泡膜,讲解时多分享一个釉色背后的故事,陈列时多调整一次灯光角度,这些细节累积,都会让你从普通卖家蜕变为瓷器文化使者,收获客户的信任与认可。”李志林说。 数智赋能,绽放陶瓷新姿 “国外的跨境电商成交率与产品信息详细度、实用性展示等因素成正比。”为此,李志林为产品包装植入NFC芯片,“客户‘扫一扫’‘碰一碰’就能看到产品原料开采等各道工序,以及产品实用性技巧。” 同时,芯片AI模型也会生成选品建议,筛选出契合市场且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提高用户复购率。“我们的VR和视频技术,通过高精度建模,360度观察釉下彩分层结构,则把客户在页面的停留时长从1.2分钟提高至4.7分钟,将转化购买率从8%提升至23%。”李志林介绍。 “此外,我们根据客户要求,用AI软件生成产品样片,然后利用大数据匹配陶瓷市场对应产品,接着启用一键代理运输模式,收获了客户对商铺运输效率的点赞与认可。”李志林说,今年上半年来,他的团队已实现了醴陵瓷器“出海”500余件,月均收入达9万元。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