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18小时前
西火路水毁路段正在抢修。
记者从市交通委获悉,近期强降雨导致密云、怀柔等区多条道路受损阻断,给市民出行和区域交通带来严重影响。市交通部门迅速行动,全面投入抢险救援工作。
截至7月30日18时,共有水毁点位72处,涉及兴阳线、西火路等29条线路,其中57处已抢通,剩余15处仍在全力抢修中。
密云11处力争5天内抢通
本轮强降雨中,密云全区共有30处水毁路段,是全市交通受阻最严重的地区。目前,已抢通19处,剩余11处力争5天内全部抢通。
作为密云区不老屯镇连接外界的唯一交通干道,国道234密云段牤牛河桥涵处在7月27日凌晨3时被河水冲出两个豁口,导致交通中断。经过两天半紧急抢修,该断点于7月29日22时顺利合龙通车。
这一水毁路段长约120米,受雨情和水势变化影响,抢修难度极大。抢险现场累计投入84台套机械设备、128人次,填筑土石方约3600方。抢险人员采用填坝截流、放置铅丝石笼、铺设排水管等方式,最终实现道路恢复通行,为不老屯镇的物资运输和百姓出行打通关键通道。
作为本轮降雨中受灾最为严重的乡镇之一,密云区冯家峪镇的西火路多处中断,部分路基被完全冲垮,约6公里路段甚至全部消失不见,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生活和救援物资运输。密云公路分局投入多台机械设备,争分夺秒开展道路抢通作业。
工作人员采用就地取材方式填筑路基,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协同作业,将山上砂石源源不断运往受损路段,快速填埋、夯实,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同步开展河道清理工作,避免二次冲刷,造成更大破坏。目前,西火路冯家峪镇镇政府通往外界路段已实现应急车辆通行。
怀柔多路段临时抢通
在怀柔区,连续降雨导致国道111京漠线、国道234兴阳线等9条道路受损,共有23处水毁路段,灾毁道路长度近30公里。
怀柔公路分局组织调集10支抢险队伍共600余人、300余台套机械,多路并进,昼夜奋战。目前,国道111京漠线已完成河防口至市界双向临时抢通;国道234兴阳线多个路段取得进展,其中原琉辛路京加路至东峪段、原延琉路琉璃庙至大河口段等已临时抢通,并向周边乡村公路延伸;范崎路大地至三岔段、四宝路延庆四海至国道335宝山寺检查站段等多条道路也已完成临时抢通。
当前抢险工作仍在推进,除继续攻坚国道234兴阳线部分路段,昨天已开展长司路东辛庄村以上至密云方向道路抢通,并调派力量向密云西火路方向突进,争取与密云公路分局合力实现道路双向贯通。同时,对多条乡村公路开展打通作业。
15处断点仍在全力抢修
除密云、怀柔两区外,延庆区目前11条县级以上临时管控路线已全部通行,但由于仍存在地质灾害风险,道路处于主动管控状态。在平谷区,各方力量正全力推进剩余断点恢复。
此轮抢险中,市交通部门累计出动抢险人员1807人次、设备563台套,同时组织1541人次、723车次对山区公路地灾隐患进行巡查和值守。同时,调派无人机支援北部山区抢险。
目前,北部山区共有水毁点位72处(密云30处、怀柔23处、延庆2处、平谷17处),涉及兴阳线、西火路等29条线路,其中57处已抢通,15处(密云11处、怀柔1处、平谷3处)仍在全力抢修中。
记者直击
凿山填路
7月29日一早,记者跟随抢险人员沿111国道冒雨北上,向琉璃庙方向驶去。路面有一些淤泥尚未清理干净,几名养护工人正冒雨铲淤泥。“昨晚这场雨也不小,出现了一些小型塌方,我们随时发现,随时清理。”一位养护工人说。
111国道纵贯怀柔南北,连接怀柔城区与北部多个乡镇,是怀柔山区重要的“生命线”。29日上午10时,记者到达琉璃庙以北约1公里的安州坝一号桥。洪水冲毁了桥梁北侧原本的道路,形成一段30余米长的断崖,宽敞的河道内,泛黄的河流湍急。这处断点位于桥梁与路基段交界处,而桥梁又处在河道拐弯处,桥下形成了一道小河湾,洪水不断冲击回流,最终将路基掏空。
面对施工困境,抢险单位决定“凿山填路”。为确保抢险安全,先利用破碎锤对路侧山体危岩进行排除,再将清理下来的岩石回填到路基中。
断桥之上,一辆辆平板车运来混凝土隔离墩。一位抢险人员驾驶挖掘机,将隔离墩一个接一个抛进桥梁前方的河道中。“水流很大,单纯用砂石料填充,还是会被水冲走。隔离墩块头大,可以用来减缓河水冲击,让路基更加稳固。”市交通委怀柔公路分局养护管理科副科长张景星说。
当天,随着雨势减小,更多人员投入抢修。“目前这处断点我们已经调来2台挖掘机、3台铲车进行填方,大家争分夺秒打通生命线。”张景星介绍。
安州坝一号桥断点是111国道进京方向最后一个断点,111国道出京方向还有一处断点,位于汤河口附近的古石沟门二桥。这两处断点均已在30日下午抢通。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