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17小时前
《红楼梦》第十回,贾蓉妻子秦氏病了。她婆婆尤氏说她心太重,“不拘听了什么话,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这病,就是打这个秉性上头思虑出来的。”秦氏听见什么话了呢?这回里没说,前面第七回里,焦大喝醉了酒,指着贾珍骂他爬灰。爬灰,就是公公和儿媳不干净。这话秦氏肯定听到了。秦钟在学堂里被人欺负,“里头还有些不干不净的话”,秦钟都告诉了他姐姐。这些话出自“那群混帐狐朋狗友的扯是搬非、调三惑四”,难免有些不利秦氏的话,秦氏听了能不生气?这些都是导致秦氏病倒的缘由。三四个医生轮流着看过四五遍,商量着给开了方子,吃了也不管用。
和贾府世交的冯紫英推荐了一位学问渊博、兼通医理的张友士,来给秦氏诊病。张友士诊过脉之后,说秦氏的病是:心气虚而生火,肝气滞而血亏。因而导致经期不调、夜间不寐、凌晨自汗、肋下胀痛、头晕目眩、不思饮食、四肢酸软等种种症状。秦氏身边的婆子称赞张先生诊断如神、说得真切。于是张友士开了方子:
人参二钱,白术二钱,云苓三钱,熟地四钱,归身二钱,白芍二钱,川芎钱半,黄芪三钱,香附米二钱,醋柴胡八分,怀山药二钱,阿胶二钱,延胡索钱半,炙甘草八分。引用:建莲子七粒去心,红枣二枚。
就是这么一个方子,被一些爱好者视为“密码”,认为各种中药组成的背后,隐藏着什么重要信息,有人还煞费苦心地把个中的信息“破解”了出来。比如有一解密者认为:白术,指乾隆帝;白芍指雍正帝;川芎,谐音“穿胸”,寓雍正帝被刺;归身,意思是自尽。还有人认为,张友士开的药方里,藏着细致的安排和不为人知的玄机。更有人认为,秦可卿是废太子胤礽,开始有病暗喻第一次被废……这些读者的想象力之丰富,令人叹止。
笔者认为,就像《红楼梦》是一部小说而不是什么政治秘史一样,这个药方就是一付药方,没有任何隐秘和暗示,无须过度解读,也不必煞费苦心地去解密。从小说中所展现的情节来看,张友士是一个很有经验的医生,不仅有高超的医术,而且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他一来到贾家,就先表示:“我是初造尊府的,本也不晓得什么。”这句话的用意是将自己撇清,其中的潜台词是:你们贾家的事,我一概不知。这是真话吗?冯紫英跟贾家的关系密切,对贾家的事当然一清二楚;推荐张友之来诊病,能不事先对他交代些什么吗?
再看他诊脉之后对病因和病情的阐述,遣词用句非常专业、非常内行并且非常准确,令贾家人非常信服。他对病因的判断是:“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于是他给开出了一个养心调经的方子:“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
在笔者看来,这个方子是在“益气养荣汤”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成的。用人参、黄芪、白术、茯苓以补气,用熟地、当归、川芎、白芍、阿胶以补血,用香附、延胡索以疏解止疼,用柴胡退热止汗,用甘草、怀(淮)山药以健脾养胃。总之,每味药的投放都有明确的针对性。老中医有云:“扎针不灵,补泻不明;用药不灵,加减不明。”懂药性、会加减,才是合格的中医大夫。不像现在的有些中医,一开药方,至少五六十味,这哪里是医生看病?分明是兜售中草药的。所以贾蓉看了方子以后说:“高明得很。”这倒不完全是客套话。
这药能不能治愈秦氏的病?换言之秦氏病能好吗?张友之说得很有余地:“这病尚有三分治得。吃了我的药看,若是夜里睡得着觉,那时又添了二分拿手了。”意思是:治愈的可能最多只有五成。因为张友之诊得明白,这病的根源是“思虑太过”,说白了,就是心病;只有去了心病,“夜里睡得着觉”了,秦氏才有活下去的可能;而秦氏的心病能去得了吗?所以他说,“这一冬是不相干的,过了春分就可望痊愈了。”这话说得很婉转,若细细一琢磨,那意思分明是:有可能活不到明年春天。贾蓉是个聪明人,也就不往下细问了。
张友之诊病开方说明了什么?说明作者是懂中医中药的。此外还有什么深意吗?有,那就是为秦氏的丧事埋下了伏笔。这年冬底,林如海身染重病寄来书信,接黛玉回去。黛玉走了之后,冬天已然过去。夜交三鼓,二门上传事云板连叩四下把凤姐惊醒。人回:“东府蓉大奶奶(秦氏)没了。”——张友之的预料应验了。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