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12小时前
夏日张掖,生机盎然。7月底,“奔流城市计划”张掖探访团走进这片活力大地,在玉米种子实验室的精密仪器旁,读懂“中国制种之乡”的底气;由肉牛养殖园区饲草加工机器的轰鸣声里,听出产业转型的节奏;于供港澳蔬菜基地的翠绿田垄间,看见现代农业的生机;从有机果蔬庄园的丰收场景中,触摸富民增收的温度。一路走来,呈现眼前的是一幅乡村振兴新图景。
倪家营镇肉牛园区“犇”出转型路
刚走进临泽县倪家营镇高庄滩万头肉牛生态养殖示范园区,就听到铡草机“嗡嗡”作响,细碎草料源源不断涌出;自架式撒料车在宽敞牛棚里穿梭,投喂、搅拌一气呵成。整齐排列的规模化养殖设施里,饲草区、养殖区规划得井井有条。“以前想扩大规模没场地,养牛总是小打小闹。”养殖户说,“现在进了园区,牛的品质和销路都好了,日子也比以前有奔头!”
园区紧扣农业优先型功能定位,按“小群体、大规模、跨区域”模式打造的“养销一体化”示范园,采取“统一规划、个人自建”模式分三期建设100栋标准化牛舍。目前已有27户农户入驻,建成57栋牛舍和1家“饲草银行”,2025年将再添13栋,届时肉牛存栏量可达1.5万头。
为让产业走得更远,镇上还打出“组合拳”:成立肉牛产业联合党委,整合27家合作社组建联合社,与四川、广东等地搭起稳定供销链;培育12名新型职业经理,年交易超4万头,效益达2000万元。
农户还可提供饲草、参与托管代养,收益按利润分红,还能把建场资金转投到扩大养殖上。村集体公司整合加工企业和饲料点,推出“饲草供应、技术服务”等社会化服务,让乡亲们在饲料、防疫上降本增效,分工明确更专业。此外,全镇推广使用智能交易平台,成交肉牛超4000头,科技赋能让传统养殖业焕发新生。
临泽玉米制种自带硬核科技
河西走廊腹地的临泽县,藏着个“种子密码”:年均3000小时的日照、15℃的昼夜温差、祁连山雪水的滋养,孕育出的玉米种子籽粒饱满,发芽率超95%,耐贮藏性全国领先。
2024年数据显示,这里年产玉米种子1.5亿公斤,占全国大田玉米用种量的13%——也就是说,全国每100粒玉米种子里,就有13粒带着“临泽基因”。
在临泽沙河镇新民村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数控中心,电子屏上的画面让人惊叹:滴灌带如纽带连接水源与田垄,连片玉米地在水雾中舒展嫩叶,田间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墒情、虫情、空气湿度,如数据异常就会预警。“咱这儿玉米是主导产业,得盯着天气做调整,给播种打预防针。”沙河镇副镇长靳建耀说。
种子好不好,检测是关键。在位于临泽县的张掖国家级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员正专注地做发芽实验,把种子铺在沙床,放进人工气候室,3天看发芽,7天查成苗,精准测算发芽率。隔壁实验室里,电子移液器提取着种子数据,与全国农作物品种DNA标准指纹数据库实时比对,真假优劣一目了然。
这个通过农业农村部认证的检验中心,是全国首家集种子生产技术研发、农业技术服务、电子商务信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种业综合性服务机构。不仅能做种子检测,还为河西地区乃至全省的品种监管、审定、维权提供技术支撑。
乌江镇喜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
盛夏午后,甘州区乌江镇的蔬菜地里葱茏一片,工人们正忙着收菜、打包、装车。这些新鲜蔬菜经冷链专车运到深圳,48小时内就能端上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的餐桌。
这里地处北纬38°,是全球最佳农业产业带。农户拿着新鲜的菜心说,“咱这儿的菜口感好,在南方很抢手。”
近年来,乌江镇深化地企合作,引入多家企业投入技术,吸纳种植大户承包经营,推动当地蔬菜制种产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今年引进了深圳鸿福、福之口、茂雄领鲜、金稻田等多家供粤港澳蔬菜企业,在谢家湾村、元丰村、乌江村、管寨村建成万亩供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蔬菜基地,目前主要种植上海青、叶菜,一年最多能种4茬。
乌江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卢靖中介绍,基地单茬种植面积 2.1万亩,复种面积达到6万亩,预计今年蔬菜产量20万吨,年产值达5亿元。目前4个蔬菜企业正在开展有机蔬菜认证2000亩,各项认证工作有序推进。
党寨镇有机蔬菜产业催生新农人
沿227国道向南行,就到了党寨镇马站村,这里曾是传统蔬菜种植区,现在以种植有机蔬菜闻名。走进万亩有机蔬菜基地的智能化有机种苗繁育中心,只见一排排苗床上的菜苗新鲜翠嫩,潮汐式喷淋系统正在作业。
今年,村集体公司(张掖市兆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建了智能化种苗繁育中心和有机基质生产线,给全村有机蔬菜产业装上“种苗引擎”。智能化种苗繁育中心还配备了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测温湿度、光照等数据,实现种苗繁育的精准化管理。
当前,从有机基质生产到休闲采摘,有机蔬菜基地形成了一条完整产业链。通过签订有机订单、对接盒马鲜生等平台,这里的蔬菜远销北上广深等城市,走进中高端商超。
马站村村民的日子像大棚里的蔬菜一样,正焕发勃勃生机。村党总支副书记李红梅说,村集体公司流转了村上农户的土地来集体运营,村里传统农户变成新农人,在村集体公司上班领工资,年底还可以按每亩1400元拿到租金。
作为张掖“万亩有机蔬菜示范镇”,党寨镇如今种了5.1万亩蔬菜,年产30万吨,有2.62万亩获有机认证,培育28家有机经营主体。荣获“中国生态有机村”称号后,芸岭鲜生等头部企业纷纷合作,“党寨蔬菜”区域品牌越叫越响。
从肉牛园区的转型跨越,到玉米种子的科技赋能,从供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的高效流通,到有机蔬菜基地的全链发展,张掖用一个个产业振兴的鲜活案例,书写着“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 徐静雯
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裴强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杨倩云
裴强
奔流新闻记者 市民新闻
徐静雯
奔流新闻记者 全域新闻
张原诚
2025-08-02
看看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