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7小时前
清晨,祁连山冰沟管护站的崎岖山道上,一个微驼的背影在晨光中坚定前行。56岁的王玉武,日复一日丈量着脚下这片林海。自1990年从部队转业投身护林事业,35年光阴,他已将根深深扎进祁连山的沟壑之间。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当年父母的嘱托,王玉武用一生践行。一壶水、一张饼、一条毛巾,就是全部行装。巡护之路崎岖难行,摩托车常被逼退,每日徒步十余公里是常事。划伤、摔跤、蚊虫叮咬,不过是这份工作的寻常注脚。王玉武的足迹踏遍了冰沟、旦马、细水等七个管护站,对6.73万亩责任区的每一户人家、每一棵老树、每一道山泉都了然于胸,被当地群众称为“活地图”。2014年,他被任命为冰沟资源管护站站长。
“耐住寂寞,是他身上最大的闪光点。”祁连自然保护站前任站长任发生感慨。当年的管护站,房屋破败,夜晚只有烛光摇曳。艰苦、孤独、危险,是王玉武的日常;假日无休更是常态。防火期一到,“把住路、守住山、看住人、盯住坟”成了他紧绷的弦。半月甚至一月不归家,深入重点区域执勤、巡护、处置突发状况。村民常笑言:“王站长的防火宣传,听得耳朵都起茧喽!”
岁月不负护林人。今日的冰沟、旦马、大水等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发。这背后,是王玉武数十年如一日的付出与一支在他带领下锤炼出的“林业铁军”。他深知护林工作“政策性强、专业性强”,不仅对林区资源了如指掌,更注重“传帮带”,用扎实作风感染年轻护林员——所驻管护站从未发生重大火情或安全事故。
时代在变,守护的方式也在革新。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王玉武带领团队拥抱“技防+人防+物防”新模式:视频监控、巡护终端、语音播报系统纷纷上岗。年过半百的他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带领全站人员持续学习,只为锻造一支业务更精、责任心更强的队伍。
群山无言,见证着守护者的付出。森林防火关键期全员在岗,王玉武只能将对常年患病的妻子黄淑梅的牵挂深埋心底。“老王的家就是护林站,家人就是他管护的那片林子。”妻子一句笑言,藏着无尽理解。提及家人,王玉武眼眶湿润:“这些年,亏欠他们最多。”
三十五载光阴,于祁连山林海不过一瞬,却将一位普通护林员的足迹深深铭刻在青山之上。“工作很辛苦,但我不后悔,”王玉武望着无垠林海,如同凝望家园,“林海就是我的家。守护好它,就是守护我的家。”——这质朴誓言,胜过千言万语,正是无数如松挺立、默默扎根的绿色守护者最本真的初心回响。
文·图丨奔流新闻首席记者张鹏翔 通讯员焦方宁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杨倩云
张鹏翔
奔流新闻记者 全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