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2小时前
夏天从蝉声开始,又在蝉声消失的时候终结。蝉,成为夏天的一种标志性存在。
在我的老家鲁西南乡村,人们把蝉的幼虫叫做石猴儿,因为它慢条斯理地从地下爬出来时太像一枚沾着泥土的石子了,而它爬树的样子又有几分像猴。这种其貌不扬的昆虫是一道上好的美味,当然,你必须在它长出翅膀之前搞定。一旦它爬上树枝、草棵,或者别的什么地方,完成了蜕变,就飞行自如了。那时,不要说轻易捉不到它,即使捉到,也不再是美味了。
我捉石猴儿有绝招儿,在黄昏的树林,借着微弱的天光,可以准确无误地找到石猴儿破土而出的地方,从而轻而易举地将其擒获。石猴儿那两只钳子一样的前爪十分锋利,当它的前爪抓破地面时,地面上出现一个不规则的、薄薄的小洞,只要用手指轻轻一碰,洞口大开,石猴儿正立在圆形的小洞里向上张望呢。这时,你将手指或者一截儿树枝伸进去,石猴儿就会没头没脑地将其钳住。然后,你便顺理成章地将它牵引出来。运气好的时候,我一晚上可以捉到几十只石猴儿。回到家,用盐水腌起来,或蒸或炸,一饱口福。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除了过年,那是我吃到的唯一的肉。现在想,这种肉下酒更好,比猪蹄、凤爪、烧鸡都好,但那时我还不会喝酒。
天黑以后,打着手电筒在树林里寻寻觅觅时,石猴儿已经爬到树上去了。只要它们爬到了满意的地方,立马开始蜕变,背部开裂,越裂越大,直到成虫柔软的躯体脱壳而出。天亮后,蝉的躯体和翅膀渐渐变得结实,就飞到隐蔽的枝叶间去,雄蝉开始了不间断地鸣叫。午后,在屋后的枣树林里铺一张凉席,听着蝉鸣酣然入睡,梦境清幽而旷远。
石猴儿蜕变后留下的壳叫做蝉蜕,是一味药材,具有解热镇静的作用。放学后,我每每拿一根竹杆到树林里寻找蝉蜕,再将收获的蝉蜕卖给前街的药铺,可以换来作业本、铅笔和零食。秋风一吹,蝉声消了,而蝉蜕依然可以找到,在某个不经意的地方,让你眼前一亮。只是它太容易破碎,就像一个浅浅的梦,轻轻一碰就残缺不全。而蝉蜕一旦破碎,就卖不出好价钱了。
有一回,我到药铺卖蝉蜕,老中医望着那半篮完好的蝉蜕,兴致勃勃地和我闲聊起来。“你知道蝉在地下要呆多久吗?”他问。我摇摇头。他说,雄蝉和雌蝉交尾后就死了,雌蝉用它那尖尖的尾巴插到树皮里产卵。产完卵,也静静地死去。然后,卵孵化成小虫,落到地面,钻进土里,靠树根的养分活下来。它们在地下潜伏17年,等待17年。17年后,它们钻出地面,挣脱蝉蜕,开始了一个夏天的鸣叫。
哦,蝉在黑暗阴冷的地下等待那么久,只为一个夏季的纵情歌唱。
(封面摄影:卢和祥)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