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16小时前
这一天,终于来了!
何炎格收到了期盼已久的山东理工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个生活无法自理、只能依靠爷爷背着才能上学的五莲女孩,终于如愿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坐在一旁的爷爷奶奶露出欣慰的笑容。
一路走过十九年的沟沟坎坎,祖孙三人吃过太多的苦,他们用瘦弱的肩膀和执着的信念,在命运的沟壑中蹚出了一条光明之路。
收到录取通知书
祖孙终于圆了大学梦
今年19岁的何炎格,出生于五莲县高泽街道高泽村一个普通的家庭,由于身患先天性疾病,她除了部分手指能做简单的抓握之外,身体其他地方都不能活动,日常起居全靠65岁的爷爷何志军和66岁的奶奶米宗娥照料。
(何炎格初中资料照片)
四岁那年,父母离异,父亲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照顾何炎格的重担落在了爷爷奶奶的身上。面对生活的风霜雨雪,一家人没有选择放弃,他们作出决定:无论怎样,都要让何炎格读下去!
(何炎格小学资料照片)
今年高考,何炎格考出了548分的好成绩,超本科分数线一百多分,她被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新文科实验班)专业录取,如愿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
当承载着梦想的录取通知书摆在面前,祖孙三人围在一起,笑得合不拢嘴,“孩子太不容易了!她爷爷也太不容易了!”奶奶米宗娥一遍遍摩挲着录取通知书,看着眼前的孙女和老伴,她的眼眶慢慢红了,那眼神里,是满满的怜惜,更是浓浓的欣慰与骄傲。
风雨兼程
12年求学路从未迟到
小时候,奶奶带何炎格去幼儿园玩,每次到了那儿,小炎格都目不转睛地望着老师讲课的身影。老师跟奶奶说:“这孩子这么专注,将来一定学习好。”奶奶回家跟爷爷念叨这事,看着她写满渴盼的眼神,爷爷何志军说:“待在家里没有出路,孩子想读,就送她去!”奶奶舍不得将何炎格送到特殊学校,便每天用小推车推着她上下学。四年级之后,奶奶抱不动何炎格了,便由爷爷何志军接着背起何炎格踏上求学路,日复一日、风雨无阻。
(何炎格初中资料照片)
何炎格上了初中后,老两口的每一天都像被精确切割过:每天早上六点,奶奶为何炎格梳洗,爷爷伏在床边把何炎格背在身上,走到电动车旁,蹲下身来将何炎格稳稳放下,到了学校,再小心翼翼背她爬上二楼教室,先轻轻放到课桌上,再抱到椅子上,整理好书本文具才离开。
(何炎格初中资料照片)
送完孙女回到家已是八点多,何志军匆忙往鸡棚赶,为了赚点钱补贴家用,他养了两千多只鸡。刚过十点,何志军又急匆匆赶往学校,赶在上午最后一节课结束前来到教室门外等候。学生大多离开后,何志军先把何炎格抱到课桌上,再蹲下身背起她,借助桌子的支撑站起来,慢慢走到楼下,到了下午,这一幕又会重演。
(何炎格初中资料照片)
为了让孙女坐得舒服些,何志军特意给她做了把带支撑的椅子。“就想让她能坐得好受点,安安心心把书读好。”爷爷何志军说,为了送何炎格上学,他骑破了一个三轮车,到高中后他换了辆四轮电动车。“路不好走,我得把她稳稳的送到学校。”
(何炎格初中资料照片)
何炎格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五莲中学时,爷爷身体还算硬朗,但个子不高的他,背起比自己还重的孙女已经相当吃力了。“高中这三年,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下雪,我都背着她去上学,有时候雪下大了,老师说路滑别来了,我也没给孩子耽误一节课。”爷爷何志军说这话时带着骄傲,他和老伴没读过多少书,但他坚信孙女只有读书才能有出路。
(何炎格高中资料照片)
上学的路,祖孙俩走的很艰辛,但他们像上了发条的陀螺,生活的重担压弯了腰,却从未压垮他们脸上的坚毅和对未来的期盼。
(何炎格初中资料照片)
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
也不放弃
19年前,何炎格的降生,曾给这个普通的农家带来满心欢喜。可在她六个月时,奶奶发现了她与别的孩子不一样,无法自主翻身;一岁时,别的孩子早能扶着墙晃悠学步,她的腿却软得像没骨头。一家人焦急地四处求医,医院初诊的 “先天性婴儿瘫” 像块巨石压在心头,家人揣着一线希望带小炎格辗转来到北京,三家大医院一致的诊断结果让一家人的世界轰然坍塌:孩子这辈子都无法站起来了。
(资料照片)
生活的厄运没有打垮坚强的他们,“她既然到了这世上,就跟我们有缘,无论如何不能放弃她。”不管日子如何艰难,爷爷奶奶都以坚强乐观的心态面对,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和不再挺拔的肩膀,硬是为小炎格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
(何炎格初中资料照片)
后来只要听说哪里有医治办法,不管结果如何,爷爷奶奶都会毫不犹豫地抱着她去试试,针灸、药敷、理疗……用尽了各种方法、耗尽了所有钱财。再后来有了可能对何炎格这种病有帮助的药,可那价钱贵得吓人,爸爸看着药单,犹豫着问奶奶:“这药太贵了,也不一定能治好,还治吗?”爷爷奶奶没半分迟疑,坚定的回答:“砸锅卖铁,也得治!”
(爷爷何志军为了生计有时会住在鸡棚)
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这下更是难上加难。“最开始给孩子打腰穿的针,一针三万三,报销完自己还得掏一万多!第一年打了五针就花了小六万块钱。后来实在不忍心看孩子再遭扎针的罪就改吃药了,一吃就是三年多,一天光药钱就120块,一年算下来又是四万多……”说起这些,奶奶的声音哽咽了,眼里泛起泪光,满是心疼,“不能停药啊,我们不敢想别的,就盼着孩子以后能自己上厕所,这就够了。”
再苦再难
陪伴不会缺席
为了让何炎格的日子能过得舒服些,奶奶的身影总是忙碌的。他们住的平房虽然简陋,但里里外外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孩子这么争气,不管将来怎么样,我们都会一直支持她,她要是还想往上考研究生,我们也会陪她去。”奶奶米宗娥的话语朴素,却字字千斤,道尽了一个家庭无声的誓言。
每天夜里,奶奶要至少起身三次帮何炎格翻身,每当上厕所时,需要爷爷抱着她到椅子上,再由奶奶辅助她才能完成。虽然常年不能自理,但是何炎格的头发总是一丝不苟、身上总是干净舒爽。两位农村老人养育这样一个孩子,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和繁琐。
(何炎格小学资料照片)
“小学时还好,学校离家近,送她上学、照顾她,没那么费劲。”奶奶望着何炎格,声音低了下去,“可现在我和她爷爷都老了,真不知道还能陪她多少年……可她这么要强,这么爱学,我和她爷爷心里就舒坦,日子也有了盼头。”
(何炎格初中资料照片)
何炎格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为了不辜负爷爷奶奶的期望,这个倔强的姑娘硬是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她用仅能活动的三根手指紧紧夹住笔,靠着手腕艰难地发力,一笔一划地在纸上挪动。虽然写的慢,但何炎格的字迹总是工工整整。
(何炎格初中资料照片)
不甘于命运
“我一定要读下去”
何炎格手中的笔不敢停下,她心里憋着一股劲:“爷爷奶奶这么努力照顾我、供我上学,我考上大学,才能对得起他们这么多年的付出。”平日里,为了不让爷爷太辛苦,懂事的何炎格早上从来不吃饭、不喝水,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孩子饿着肚子去上学,哪能不难受啊?这孩子,太懂事了……”爷爷何志军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何炎格小学资料照片)
2018年秋季,何炎格以年级第一的成绩升入高泽初中,她深知爷爷背着自己爬楼梯有多费劲,课下别的同学去玩,她还伏在桌上啃课本,课本被翻得卷了角,练习册上的错题改了又改,笔记本记得密密麻麻。成绩单发下来,那些鲜红的对勾、靠前的名次,让爷爷奶奶疲惫的心有了支撑的力量。
(何炎格初中资料照片)
升入五莲中学后,为了做康复训练,何炎格休学了一年。高中的课程日益繁重,怕耽误功课,何炎格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把除了训练的全部时间放在学习上。别人做一套题的功夫,她要多花一倍的时间,可她从不说累。
虽然身体条件不允许她留在学校上晚自习,可家里的灯,总比别家亮得更久,纸页上晕开的墨点,分不清是笔尖滴的,还是额头的汗蹭上的。她拼尽全力,把别人在课堂上的时间,一点一点从黑夜里抢回来。
课堂上,何炎格从来不敢有半点松懈,要强的她把笔握得紧紧的,指节用力到泛白,手腕酸得抬不起来,就贴着桌面歇两秒,立马又攥紧了笔。令她感激的是,学校和班里的同学对她照顾有加,学校特意把她安排在一楼的班级,方便爷爷背她进出。
(何炎格高中资料照片)
提起何炎格,她的高三班主任王世川满是心疼和钦佩,“这孩子非常刻苦,她爷爷只要学校开着门就背她来,即使下雪天,一些县城的孩子都不来了,他们也准时来上学。”王世川说,“到教室后,她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书本,课间也永远在埋头学习。”尽管身体情况特殊,何炎格凭着这股韧劲,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
(何炎格高中资料照片)
(何炎格收到录取通知书后,班主任王世川前来看望)
逐梦大学路
开启人生新篇
2025年全国高考,在五莲县第一中学考场外,65岁的何志军又一次将孙女何炎格抱起,重复了他坚持了9年、1600多个日夜、6400多次的动作。
为了给何炎格创造公平的机会,这次高考,考点特意为她启用了备用考场,并按规定延长了考试时间。何炎格笑着打趣道:“我是自己开单间,两个监考老师给我一个人监考。”
终于,12年的晨光与晚霞里,这个用脊梁作笔的爷爷,和他背上那个永不言弃的孙女,在人生的答卷上迎来了耀眼的录取通知书。
(何炎格初中资料照片)
看着爷爷佝偻的背和奶奶花白的头发,何炎格心里像压着块大石头:“我一天天长大,身子也越来越沉了,爷爷快背不动我了。”但老两口没有丝毫犹豫:“陪着孙女一起去读大学!”何志军卖掉了家里所有的鸡,临时找了一份浇地的活,烈日下、田埂边,只盼着在开学前,能为孙女多攒一些钱。
可现实的压力像山一样压来,奶奶米宗娥掰着指头算,声音里带着藏不住的慌张:“咱俩都走了,家里地也荒了,没进项了,孩子那药,一年就得四万多!学费一年还要5200,再加上咱仨吃喝拉撒……”爷爷何志军用粗糙的手拍了拍老伴,声音不高,却透着磐石般的坚定:“等到了大学那头,有什么活能干的我都去干,孙女的药不会断!”
这份艰难中的坚持,感动了山东理工大学。考虑到何炎格的特殊情况,学校特意为她和爷爷奶奶安排了“爱心寝室”,希望能给这个特殊的“小家”一个温暖的起点,帮助炎格顺利融入大学新生活。
怀抱这份沉甸甸的关爱,何炎格对未来充满期待。她选择的是社会工作专业,她说:“我一定好好学,将来有机会工作我就尽力去干,要是没有我就继续考研,继续读下去!爷爷奶奶为我耗尽了心血,我要给他们养老,更要努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把这份温暖传下去。”
少年有梦,未来可期!
何炎格,加油!
愿你拥抱美好的未来!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