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3小时前
食物就是这样有趣。
比如槐花,你拿它当正餐、指望它果腹,就会吃得苦不堪言。
可是拿它当点心、当饭桌上的一道新鲜菜,就会觉得妙不可言。——每一道食物,也有他们自己的角色吧,弄混了人家的角色,吃亏的是自己。
当然,再早些时候,粮食吃不到,只能用野菜、树叶欺哄胃,那又是另外一件事了。
春夏之交,五月吧,正是花儿烂漫的时候,树叶逐渐茂密了,大团、小朵的花儿争相开放,你歌方罢我登场,正是热热闹闹的时候,正是一年里要进入生命里全力绽放的时候。在这么多竞相绽放的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花朵中,是谁注意到了槐花呢?
是槐树浓密的树冠和小小的叶子外形天然的亲和力吗?
是槐树适合人们纳凉的功用让人产生的信赖吗?
是它长寿、容易养活、抗旱的特性让人们心生向往吗?
所以待长出了那白中泛绿的、又带着淡淡黄色的一簇簇小花,闻着小花散发出的善意的香气,人们就想到了与之最为亲近的方式——用作食用。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在其伟大的作品《金枝》里说到:“在原始人看来,整个世界都是有生命的,花草树木也不例外。它们跟人们一样都有灵魂,从而也像对人一样地对待它们。”
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人们对花草树木依旧喜欢、尊重,那是另外一种情感,是对回归自然的向往,是对其他生灵的尊重,也是对自己性情的陶冶。
不过,在我国古代,的确有不少地方视槐树为神,河北、山西等地都有为槐树造祠立庙供奉的记载。
槐树在周时期就被赋予了象征吉祥的特性,《太公金匮》载:“武王问太公曰:‘天下神来甚众,恐有试者,何以待之。’太公请树槐于王门内,有益者人,无益者距之。”
《春秋纬·说题辞》载:“槐木者,虚星之精。”均说明槐树具有神异的色彩。
《汉书·五行志》更是说得神奇:“昭帝建始四年,山阴社中大槐树,吏人伐断,其夜复自立如故。”
而吟诵槐树的诗歌更是比比皆是,王维《送邱为往唐州》有“槐色阴清昼,杨花惹暮春”的句子;韩愈《和李司勋过连昌宫》有“夹道疏槐出老根,高甍巨桷压后尘”诗句;而明代的李东阳《庭槐》“去年长比人,今岁高过屋。好雨东南来,依稀满庭绿。”的句子,足见槐树生长之快。
诗人和俗人,表达的方式不同,但是情感是互通的。
蒸槐花做法很简单,只是这原材料难得。可不是吗?现在,即使是农村,怕是也没有几个人专门爬到大槐树上去折下槐花蒸来吃了,
我记得,小时候,老家的亲戚来做客,那时候物质匮乏,手头也不活络,所能带来用作礼物的,就是农村的稀罕物了,真正的“土生土长”。槐花就是应景的食物之一。
绿绿白白的槐花,洗净晾干之后,撒入面粉搅拌,让每一朵槐花都裹上面粉,然后放入笼屉,大火蒸七八分钟,拿出来拌开,蒸槐花就成了,槐花清香,沁人心脾。
小孩子嫌味道不足,家人就会再做了辣椒油、蒜汁之类的用作调味。
我家只放盐和小磨香油。我有一位朋友,口味西化,第一次有机会吃蒸槐花,她放了海盐和黑胡椒粉,据她说,也很是美味呢。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