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2小时前
餐馆太多不知怎么选,看看探店视频怎么说——这已是很多消费者的新习惯,只是种种评价真的可信吗?据报道,当下探店领域存在诸多乱象,夸大宣传、虚假宣传、吃“霸王餐”等时有发生。
探店是社交媒体时代的产物,探店图文、视频对于人们消费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于消费者而言,一篇详细的笔记,一条简短的视频,既传递着真实体验,也满足着圈层交流的情感需求。商家想打造“网红店”,探店视频引流也是关键一环。数据显示,2024年,达人探店为线下商家总计带来超过1333亿元经济收益,直接帮助近144万个中小商家生意增长。可以说,好好探店,真诚“种草”,本来是一种多赢。
但探店博主越来越多,“行当”里的乱象也直线上升。一些探店博主粉丝没多少,口气、胃口却都不小。有的看商家表现下菜碟,不免单就给差评,免单乃至包点红包、给点礼品就多美言几句;有的为了制造热度获得流量,没茬硬找恶意诋毁;还有的与商家“合谋”,一唱一和诱导消费者……在这种生意经下,达人推荐、必吃榜、高评分等等都出现了变形。常有网友“闭眼跟”,结果却“踩了坑”。以至于,如今很多人开始对高评分脱敏,专挑评分中等、看似未经“美颜”的店就餐。
探店为什么这么乱?一方面,行业门槛低,即使是初入行的“小白”,有时“照葫芦画瓢”,也能做出爆款。另一方面,探店本身就是自媒体博主的自发行为,难言存在客观标准,尽管规模越来越大,但相关方面尚未对其形式、权责等确立规范,许多情况下即便惹了事博主也不用担责。回报高、风险低,博主一哄而上,自然泥沙俱下。
解决探店之乱,明规立矩是关键。针对一些隐蔽违规违法之举,以及规则模糊地带,相关方面有必要及时加强监管、完善制度。这一过程中,平台也不能置身事外。内容把关审核、博主奖赏惩处,都必须以真实为基准,从机制源头遏制流量冲动。
探店最大的价值在于真实。拿着镜头欺负商家,欺骗消费者,这样“两头坑”的博主早晚凉凉。商家也要勇敢对恶意探店、虚假探店说不。毕竟,一道菜好不好吃、一家店值不值得信赖,靠吆喝,更要靠真材实料。总是玩弄虚假流量,早晚会信任崩塌,反而得不偿失。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