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2小时前
e法耀陇原|传承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 甘肃庆阳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在黄土高原的窑洞前、苹果园里、农贸集市上,一个个简易法庭承载着司法为民的厚重传统。
“巡回审判,既方便生动又贴心实际,我们十分欢迎。”庆阳一位村民感慨道。这种深入群众、就地解纷的场景,正是甘肃庆阳两级法院传承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生动写照。
红色基因:一刻也不离开群众
庆阳是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发源地。1943年4月13日,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前身)成立,马锡五担任首任庭长。他探索出的“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巡回办案、就地审判”的司法方法,被群众亲切称为“马锡五审判方式”。
82年前,马锡五正是在庆阳市华池县的田间地头,审理了著名的“刘巧儿”原型封芝琴婚姻纠纷案,被边区群众称为“马青天”。变“坐堂式”为“座谈式”,方便群众诉讼,手续简便不拘于形式——这些司法理念深深植根于这片红色土地。
面对庆阳梁峁交错、沟壑纵横的山区地形,深入农村巡回审判成为法院干警的工作常态。2022年以来,庆阳两级法院制定十一项举措,着力打造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司法品牌,赓续红色司法血脉。
司法为民:“五就地”解纷暖民心
2023年4月,西峰区辖区一家建材城和商户发生经济纠纷,西峰区人民法院后官寨法庭法官第一时间赶到建材城,和双方沟通,很快化解了矛盾。
“庆阳市法院探索出‘五就地’办案方式,即就地受理、就地开庭、就地质证认证、就地调解审判、就地解决纠纷。”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法院同时建立 “调解优先、诉调对接,调审融合、精准裁判” 的新型民事审判模式,开展法官“走基层、大回访、大排查、重调解”活动。
2025年1至6月,全市法院先行调解成功矛盾纠纷3205件,民事一审案件调撤率57.87%,二审调撤率29.11%,有效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巡回审判点搭建起方便群众诉讼、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将多元解纷的“最后一公里”进行有效延伸。
智慧赋能:传统经验焕发新生机
在传承中创新,庆阳市法院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解纷工作机制,设立马锡五审判方式网上热线服务窗口及线上调解室,让 “线上马锡五”与“现场马锡五” 融合并进。
通过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庆阳市法院在线调解案件3236件,线上回复群众留言104条,认真践行马锡五“一刻也不离开群众”的为民情怀,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2022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新时代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研讨会在庆阳举行,庆阳市法院司法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如今,全市法官中开展 “人人争做马锡五,个个都是马锡五” 创建活动,表彰“马锡五式好法庭”“马锡五式好法官”,让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多元共享:打造解纷新格局
今年8月,华池县人民法院党组会议上,院长陈广军强调要不断完善 “集市法庭”“窑洞法庭”“炕头法庭” 等富有华池特色的司法为民平台,为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和实践基地贡献华池力量。
同时,大力推行 “多元共享、多能合一” 的共享法庭建设,把共享法庭建设成为三级法院巡回审判的办案点、多元解纷的工作点、法治宣传的联系点。
近五年,庆阳市法院巡回审理案件2137件,现场调处纠纷1934件,让民众在家门口享受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在传承红色基因、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征程上,庆阳市法院让马锡五审判方式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方便群众诉讼,手续简便,不拘于形式”。马锡五当年的司法理念,穿越八十载岁月,在陇东高原的田间地头依然绽放光芒。
黄土高原上,新时代的“马锡五”们仍在行走,用脚步丈量司法为民的距离,用心化解百姓心头的纷争。
文·图丨奔流新闻首席记者张鹏翔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柴立华
张鹏翔
奔流新闻记者 全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