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8小时前
盛夏八月,一封封高校录取通知书如约而至,为无数家庭带来喜悦。对西北师大附中高二学生张洛瑞而言,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喜报,是对他多年努力的最好回馈。凭借出色的学科竞赛及优异的高考成绩,这名17岁少年被中科大2025年少年班“创新试点班”录取,成为今年甘肃省唯一被该班录取的学子。8月21日,张洛瑞接受采访时向奔流新闻记者分享了他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他的专属赛道
中科大少年班创办于1978年,专门招收未完成常规中学教育却成绩优异的学生。其“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培养模式,孕育出大批学术界、产业界德才兼备的领军人才。中科大2025年少年班“创新试点班”面向品学兼优、数理基础突出的高二(含)以下学生招生,资格生分为A、B、C三档。其中A档选拔难度极高,获得该资格后,只要高考成绩达到本省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即可被录取。
张洛瑞称,他曾斩获2024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甘肃赛区)一等奖,并且各环节表现优异,成功跻身中科大少年班“创新试点班”选拔资格A档。加之今年高考620分的不俗成绩,凭实力叩开中科大少年班的大门。
“这条路更适合我,我也更有优势。”谈及收到中科大2025年少年班录取通知书的心情,张洛瑞的喜悦自不必说,但更多的是“心里有数”的笃定。
张洛瑞就读的西北师大附中昌绪班是全校的尖子班,学习竞争异常激烈。“高二下学期,老师询问有没有人参加创新科学营选拔,全校有数十名学生报名。”他坦言,若按常规参加高考,即便正常发挥,自己也很难冲击清华、北大等顶尖学府。而中科大少年班的选拔重点考查数理基础和竞赛特长,这正好是他的强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用在张洛瑞身上再合适不过。
“我从小就喜欢数学,长大后想当一名数学家,这个目标一直没变过。”张洛瑞说,他对数学的兴趣从幼儿园中班就显现出来了。与其他小朋友喜欢各类玩具不同,他总爱翻看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绘本、书籍。“看不懂,但觉得有意思,就是喜欢看。”正是这份发自内心的热爱,让他在学习上自然向数学倾斜。家长让他学习,他总会拿起一本数学书钻研,常常沉浸其中,乐此不疲。“从小学开始,遇到数学上不会的问题就上网查,一定要弄懂这道题是什么意思、要解决什么问题才行。”这种学习方法,不仅让他能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更培养了他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张洛瑞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出色,也喜欢钻研竞赛类知识。“上高中后,学校考试中,简单一点的数学试卷,我能考到140分以上;偶尔遇到难度大的,也能考130分左右。”今年高考,他的数学成绩是132分,自己也很满意。
学习心态很重要
初见张洛瑞,记者感受到他的沉稳,举手投足间透着股“小大人”的模样。
“我算是个情绪比较稳定的人,就算生气、不高兴,也会自己找办法寻找出口。学习中,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和很多孩子一样,平时他也刷手机、玩游戏,以此缓解压力。
对于学习经验,张洛瑞说:“学习这事儿,成绩不是关键,重要的是自己能学到些什么。”
从小学到高中,他的成绩在全班不算特别突出,各科发展也不均衡,尤其是语文,一直是短板。“小学三年级有次期末考试,语文只考了79分,全班倒数第一,我妈妈却说没事,以后努力就好。”在他看来,考试失利是很平常的事,“从失利中找到原因和漏洞,然后补上就好。”
张洛瑞的奶奶笑着说,大孙子能有如今的成绩,离不开学校老师的关爱,“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张洛瑞坦言,成长过程中,父母很少在学习上给他施压。“他们更看重品德教育,从小就教我要信守承诺,答应同学的事不能失信。学习上也没给我报过什么补习班,就算要报,也会征求我的意见。这次选择中科大少年班,也是全家人一起商量后决定的。”这种宽松又充满信任的家庭氛围,为他营造了稳定而有爱的成长环境,让他能真正为自己的喜好去努力。
谈及未来,张洛瑞眼神笃定:学业之路读到博士后,为我国的数学研究贡献力量。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欧阳海杰 实习生丁宇晨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杨倩云
欧阳海杰
奔流新闻记者 全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