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6小时前
图片由AI生成。
湖北日报评论员 张双双
据新京报调查,一些直播公司利用未成年人涉世未深、渴望成名的心理,以“高保底”“流量扶持”“出名”“成网红”等虚幻承诺和短期利益为诱饵,诱导其签下不平等合作协议。一些未成年人尤其是辍学的农村女孩,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这些陷入直播困境的女孩,大多有着相似的成长轨迹:出身农村、早早辍学,缺乏知识储备与社会经验。容易被“高工资”的招募信息所迷惑,忽视背后的风险。进入行业后,她们要应对公司严苛的考核甚至是刁难,穿着不符合年龄的性感服饰出镜,时常遭遇调侃甚至骚扰。当她们想逃离时,才发现当初签下的合同早已埋下陷阱,可能面临高额赔偿,甚至被列入失信名单,人生刚起步便背负沉重枷锁。
国家多次出台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意见。2024年1月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进一步压实网络平台责任,要求其履行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和信息内容审核等义务,并要求国家多部门及有关组织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但在“流量优先”的利益逻辑下,部分平台将社会责任抛诸脑后,身份审核机制形同虚设,为未成年人冒用他人信息注册留下漏洞,默许甚至纵容未成年人直播,沦为“流量工具”。
直播公司围猎初中辍学的农村女孩,暴露出家庭与社会支持的缺失。对不少农村家庭而言,家长受经济条件、文化水平限制,既无法为孩子提供职业规划指导,也缺乏应对合同纠纷的法律常识;而面向农村辍学青少年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公共服务,在基层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覆盖范围和服务力度仍有不足。当遭遇机构施压、面临高额赔偿时,未成年人往往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失管辍学的未成年群体,是社会最柔软也最易受伤的部分。加快补齐农村教育资源短板,积极“控辍保学”,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受教育权利,用知识武装头脑,用智慧点亮人生,让他们在成长道路上多一份清醒与从容,少一些迷茫与挣扎。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