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09-11 17:26
秋光正好,天朗气清。9月9日,奔流新闻记者随“一部手机游甘肃”武威站采访团走进武威文庙,跨过五百多年的时光长廊,开启一场与历史、文化的对话。
武威文庙,又称孔庙,坐落于凉州区崇文街172号,始建于明正统二至四年(1437-1439年),至今已跨越五百多个春秋。整座庙宇南北长198米,东西宽152米,占地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布局对称严谨、气势雄浑,如同一部缓缓展开的礼乐之书,素有“陇右学宫之冠”的美誉,也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建筑群之一。
步入文庙,参天古柏与雕梁画栋相映,庄重中透着清幽,宁静中流淌典雅。建筑群分东、中、西三路展开,东路文昌宫以桂籍殿为中心,前后串联山门、过厅、崇圣祠与戏楼,两侧分列牛公祠、刘公祠,错落有致;中路为大成殿所在的核心区域,殿前泮池静若碧玉,状元桥轻跨其上,棂星门与戟门依次排列,形成一条极具仪式感的礼仪轴线,尽头高耸的尊经阁曾珍藏万千圣贤典籍;西路为凉州府儒学旧址,现存忠烈祠、节孝祠两组建筑,中部明伦堂遗址保护展示区已成为儒学文化公园,北部设有儒学研习与文化展示区,古今交融,意蕴悠长。
武威文庙中最令人流连的,莫过于文昌宫内悬挂的46块匾额。这些匾额时间跨度从清康熙三十四年直至民国二十八年,历时250余年,凝聚了武威历代名士与书法大家的才情智慧。它们文书妙绝、刻工精湛,“书城不夜”“天下文明”等题词或雄浑厚重,或清雅飘逸,篆、隶、楷、行诸体皆备,墨香如旧,哲思犹存。其中“聚精扬纪”与“书城不夜”两块匾额更于1992年被收录于《中华名匾》,成为国之瑰宝。
时光老去,庙宇长青。武威文庙现已成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2年又获评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行走今日文庙,仿佛仍可听见历史的回响。那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心,仍在岁月深处温润流淌、熠熠生辉。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蔡端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杜平海
蔡端
奔流新闻记者 全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