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17小时前
秋风渐起,枫叶转红
一件千年国宝正述说着
盛唐的秋日浪漫
今天一起认识
枫叶纹描金蓝色琉璃盘
秋色入琉璃!
来自丝路的限定艺术品
眼前这片湛蓝
仿佛将千年前的秋日晴空定格其中
蓝色的琉璃质地澄澈通透
8片金色枫叶悠然绽放
每一片都写满大唐的诗意浪漫
仔细端详
盘底同心圆、八瓣莲弧纹和辐射线
构成一幅极具几何美学的画面
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心区域的纹样
来自异域的默赫拉巴纹
(伊斯兰文化最典型的装饰纹样)
与周围的8片枫叶纹相映成趣
植物纹与几何纹的巧妙搭配
既体现出西域艺术的特征
又蕴含着东方审美的自然意境
将它捧在掌心
仿佛一整个大唐的秋天
静静躺卧在你的手中
玻璃上“绣金花”
琉璃盘用了哪些“黑科技”
这件琉璃盘的美
只是冰山一角
作为“原装进口”的西域瑰宝
它代表着丝路那端最顶尖的工艺
想知道那时的匠人
究竟是怎么把它造出来的吗?
第一步:吹塑成型
工匠将熔化的玻璃液挑于铁棒一端
通过精准控制呼吸与力度
像吹气球一样吹出薄而均匀的盘体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另一件琉璃器
其盘底仍保留着当年的吹塑铁棒痕迹
第二步:刻纹
待琉璃冷却后
工匠用比琉璃硬的尖头材料
在表面进行“微雕”
要知道琉璃硬度高、易破裂
细如发丝的线条必须一次刻成
难度堪比“在玻璃上绣花”
第三步:描金
此后,工匠要将金粉精准填入
不足毫米宽的刻痕中
既要填得饱满,又要流畅均匀
稍有不慎便会晕染或脱金
尽管埋藏千年
盘上那些比头发丝还细的描金纹路
却依然闪闪动人
它凝结西域匠心,承载大唐气象
见证丝路上技艺与美的共鸣
绝美琉璃器+全套茶具
法门寺地宫一开就是半个盛唐
法门寺地宫一次出土了20件琉璃器
在当时是极为稀有的珍品
除了这件枫叶纹描金蓝色琉璃盘
还有这些宝贝
丝路“明星”:八瓣团花描金蓝色琉璃盘
△八瓣团花描金蓝色琉璃盘 法门寺博物馆藏
同样湛蓝底色+描金花纹
晶莹剔透、纹饰繁复
直接美上《丝绸之路文物(一)》
特种邮票封面
“炫技”之作:盘口细颈淡黄色琉璃瓶
△盘口细颈淡黄色琉璃瓶 法门寺博物馆藏
采用“贴丝+贴花”工艺
工匠需趁玻璃未冷却
快速挑料拉丝
在表面“拨”出纹饰
难度系数拉满
“世界级”彩绘:罂粟纹黄色琉璃盘
△罂粟纹黄色琉璃盘 法门寺博物馆藏
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釉彩琉璃
工匠调制特殊“颜料”
(矿物釉料磨细黏合剂混合)
细心绘在琉璃表面上
再进窑炉二次烧制
这样,色彩就“长”在了琉璃上
再也掉不下来
△素面淡黄色琉璃茶碗、茶托 法门寺博物馆藏 点击了解更多
更绝的是
地宫中还出土了全套唐代茶具
从茶碾、茶罗到茶盏、茶托
每一件都精致无比
一键还原了千年前的饮茶仪式
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
用琉璃盘盛上一盘时令鲜果
再配上一盏清香茗茶,赏枫吟诗
这就是大唐的生活美学
跨越千年依然令人心向往之
来源丨央视新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杜平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