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2小时前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张春燕 王响响
9月17日,“质量强省 富民兴陇——2025年主流媒体‘质量甘肃行’”主题采访团一行,走进位于酒泉的奥凯种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凯种机”)。在生产车间里,激光切割设备精准作业,焊接机器人灵活运转,三维虚拟仿真平台实时呈现产品设计细节,记者们近距离感受这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如何以质量为基、以创新为翼,扛起“陇字号”种业装备的大旗,为甘肃质量强省建设与种业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酒泉奥凯种机生产车间。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陈德政 摄
作为国家机械部最早定点研制、生产种子加工机械装备的企业之一,奥凯种机已深耕农机制造近70年。从1978年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生产首台5XF-1.3型复式种子精选机,到如今成为集科技研发、产品制造、市场营销于一体的现代装备企业,奥凯种机的发展轨迹,正是甘肃装备制造业以质量谋突破、以创新求发展的生动缩影。
目前,公司已拥有国家种子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斩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首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20余项国家级荣誉,还先后荣获甘肃省人民政府质量奖、中华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用沉甸甸的资质与奖项,印证了“质量是企业生命”的发展理念。
数控车间激光切割。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张春燕 摄
“我们的每一台设备,从设计到出厂都要经过‘全流程体检’。”在装配车间,酒泉奥凯种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付秋峰指着面前的专业检测设备介绍道。他表示,公司自2006年就开始搭建质量体系,目前已涵盖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等领域,还引入了经济管理、6S管理等手段;研发设计环节,图纸经论证后下发,重点环节会标注质量控制点;生产装配时推行“零部件不落地”制度,所有零部件通过托盘转运至对应工位,如今打造的信息化车间里,装配图纸还能在电子设备上随时查阅;售后环节更会建立产品档案,对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直至产品退出使用。
大型机械试验场。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张春燕 摄
为守住质量底线,奥凯种机实行质量安全总经理负责制,构建起以《质量标准管理》《产品质量管理》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形成“把住入口、控制过程、确保结果”的全过程管控机制。依托ISO9001、ISO24001、ISO28001三大管理体系框架,公司还通过内外部满意度测量、市场份额分析、竞争对手对标等方式持续改进,确保每一台出厂设备都能满足客户需求——数据显示,公司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达98.8%以上,客户满意度超92.5%,这样的质量硬实力,让“奥凯”品牌成为行业内的“放心标签”。
高地隙自走式玉米去雄及喷雾一体机。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陈德政 摄
采访团在车间参观时,一台台高地隙自走式玉米去雄及喷雾一体机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今年5月荣获甘肃‘陇字号’品牌首批认证的‘明星产品’,也是国内首台套此类装备。”付秋峰向采访团介绍,公司从2014年就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研发这款设备,历经8-10年试验推广与多代样机迭代,2015-2016年推出第一代样机,如今已获市场高度认可。
他提到,玉米是雌雄同体作物,过去靠人工去雄效率极低,而杂交玉米种子虽产量高、抗性好,却不能留种,每年都要更换,市场对去雄机需求旺盛。“这款设备能同时实现转向、升降、去雄、喷药四大功能,抽净率超95%,一小时能作业20-45亩,单台就能替代300个人工。”付秋峰说,公司还成功将设备原成本降低了1/3,价格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3,目前已在新疆、青海等地推广应用30台,既为制种农户降低了成本,也填补了我国玉米制种机械去雄领域的空白。
不止于此,奥凯种机的创新成果已覆盖种业装备全链条。在种子精选领域,其研发的5XD系列风筛式清选机、5XZ系列比重式清选机等产品,达到国外同类技术水平,让国内大型种子加工装备告别“进口依赖”,相关单机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75%;在玉米种子加工领域,首创“揉搓式脱粒”技术,研发的5XYT系列脱粒机解决了高破碎难题,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95%;在智能化成套装备领域,5XT系列大型种子加工成套设备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市场占有率超85%,还出口法国、荷兰、以色列等30多个国家,让“甘肃制造”走向世界。
“创新是质量的源头活水。”为持续突破关键技术,奥凯种机每年投入销售收入的6%-8%用于研发,目前已拥有专利440项(含PCT专利4项、发明专利50余项),专利转化应用率100%,还参与制定25项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同时,公司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团队等38位专家,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在兰州、成都、北京设立研发中心,成功研发多通道玉米剥皮机、藜麦精细降皂加工生产线等20余项填补空白的产品,为种业装备升级提供“奥凯方案”。
机器人焊接。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陈德政 摄
从服务国内种业到助力国际农业发展,奥凯种机的“质量版图”不断扩大。近年来,公司不仅为登海种业、隆平高科等1200余家国内企业提供“交钥匙工程”,还为非洲贝宁、塔吉克斯坦等国建设棉花种子加工生产线,将甘肃质量与技术输送至“一带一路”沿线。在酒泉、新疆、海南等制种核心区,公司布局12个技术服务中心,开通400服务热线,提供全天候上门服务,用“产品+服务”的双重保障,诠释“以信誉赢客户”的理念。
“作为民营企业,‘质量+技术’是我们立足市场、应对激烈竞争的关键,我们一直围绕‘为市场提供优质产品、解决实际问题、给出最优解决方案’打造核心竞争力,还把‘确保产品质量’列为‘311基础管理工程’(即:确保安全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确保合同工期,降低制造成本、树立诚信形象,规避经营风险)的首要内容。”
酒泉奥凯执行总裁付秋峰接受采访。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陈德政 摄
谈及未来,付秋峰表示,奥凯种机的目标是打造全球一流的高端种业装备研发制造基地,接下来会紧抓国家农机装备“两重”项目政策机遇,加快智能化生产线升级,建设国内一流种业装备性能测试中心,持续擦亮“陇字号”品牌,不仅做好现有产品,还会研发更多产品、提升技术水平,拓展国际市场,以更强的质量实力、创新能力,为甘肃“强工业”行动和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当采访团离开时,车间里的机械臂仍在精准作业,它们锻造出的不仅是一台台装备,更是甘肃制造以质量立身、以创新致远的坚实底气。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