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3小时前
甘肃敦煌西湖保护区:普氏野马野化放归成效显著
↑ 9月24日,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玉门关保护站站长吴兴东(右)与工作人员巡视保护区内普氏野马活动情况。
普氏野马原产于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和蒙古国干旱荒漠草原地带,曾一度在野外绝迹。1985年我国启动“野马返乡”计划,陆续从国外引回普氏野马,在新疆、甘肃等地繁育,并进行野化放归试验。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66万公顷,拥有湿地、草地、林地与戈壁等多样生态系统,符合普氏野马最后生存区域的环境特征,被列为野化放归试验区。2010年和2012年,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转运28匹普氏野马,散放于敦煌西湖保护区内。得益于这里水草丰茂的环境,普氏野马自由繁衍生息,种群规模持续扩大。
截至目前,敦煌西湖保护区的普氏野马已从试验性野化放归阶段,成功过渡到自由生活的野生种群阶段,普氏野马数量达到212匹,其自然繁殖率的提升与警戒行为的增强,均表明普氏野马已较好地适应了这里的野外生存环境。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影报道
↑ 这是9月24日在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的普氏野马小马驹。
↑ 这是9月24日在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的普氏野马小马驹。
↑ 9月24日,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玉门关保护站站长吴兴东(左)和工作人员在野外查看普氏野马粪便。
↑ 这是9月24日在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的普氏野马(无人机照片)。
↑ 这是9月24日在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的普氏野马(无人机照片)。
↑ 9月24日,普氏野马在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饮水(无人机照片)。
↑ 这是9月24日在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的普氏野马。
↑ 这是9月24日在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的普氏野马(无人机照片)。
↑ 这是9月24日在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的普氏野马。
↑ 这是9月24日在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的普氏野马(无人机照片)。
↑ 这是9月24日在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的普氏野马(无人机照片)。
来源丨新华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刘杨
TiAN
2025-0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