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热点12小时前
2025中国苹果年会在庆阳 | 金秋果香漫合水 产业兴旺促振兴
时值金秋,天高气爽,合水县各地果园陆续进入苹果采收与上市的关键阶段。放眼望去,成片的果树硕果盈枝,红艳艳的苹果缀满树冠,色泽诱人。田间地头,果农们正有序开展解袋、采摘等作业,人人忙碌,处处洋溢着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欢声笑语与醉人果香交织在一起,传递出浓浓的喜悦与希望,展现出一幅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
近日,记者在吉岘镇吉岘村看到,位于211国道旁的一处摊位前,不少过往群众正驻足挑选当地的早熟红富士苹果。该摊位由村民朱书常经营,因其苹果色泽鲜亮、口感酸甜适中、品质稳定,已在周边区域积累起良好口碑,吸引不少顾客专程前来选购。这种“路边直销”的方式,既方便了过往行人,也为农户打开了更广的销路。
吉岘村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为苹果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朱书常依托科学的管理方法,结合扎实的实践钻研,总结形成了一套高效、规范的标准化栽培体系,实现了对果园的精细化管理。
“我种早熟富士已经5年了,今年果子长得还不错,预计产量在1万斤左右。平时采摘一些在公路边上摆摊零售,销量也挺好。”朱书常说。
在早熟红富士苹果抢先上市之际,合水县晚熟苹果也陆续进入采收前的重要管理阶段。位于何家畔镇赵楼子村的一处标准化果园中,果树长势旺盛,枝头挂满着色不一与套袋保护的果实,呈现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果农们正抓紧农时开展取袋的关键作业,全面加强后期管护,为提升果品品质、保障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我有15亩果园,主要种植红富士苹果,今年产量大概在4万斤左右,希望能卖个好价钱。”何家畔镇赵楼子村村民赵武斌说。
何家畔镇是合水县苹果主产区之一,依托独特的地理与气候条件,所产苹果果形端正、果个饱满、色泽鲜亮、风味优良,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何家畔镇立足资源禀赋,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围绕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全链条发展总体部署,持续强化政策支持与技术指导,着力破解品种老化、品质不优等突出问题。通过引进优良新品种,提升标准化果园管理水平,重点发展优质果、高档果和品牌果,全面推进果产业提质增效,有力保障果农持续稳定增收。
“今年以来,我镇持续将苹果产业作为推动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加大项目扶持、推进老果园改造等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苹果的品质和产量。同时,积极引导果农落实科学管护,全力保障苹果品质优良。我们将重点推动产销有效对接,依托政策引导与多方支持,不断拓宽销售渠道,确保苹果不仅丰产,更能实现丰收,真正让苹果产业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何家畔镇党建办主任马倩说。
近年来,合水县积极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以苹果产业为重要抓手,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全面振兴。通过推进苹果提质增效示范园建设,加大对果品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持续延伸产业链条,不断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稳步扩大种植规模,有效推动全县果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苹果产业已覆盖全县10个乡镇、62个村,果园留存面积达9.7万亩,其中挂果面积7.1万亩;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5个,组建苹果专业技术服务队6支,苹果产销协会1个;建成大中型冷藏库16座,年贮藏能力达8.8万吨,小小苹果,正成为富民强县的“金果子”。
秋风拂过,果园里忙碌的身影与累累硕果交织成一幅动人的丰收画卷。合水县依托苹果产业,不仅点亮了乡村经济的希望之光,更铺就了一条充满果香的振兴之路。未来,随着产业链的持续完善与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合水县苹果必将以更优质的品质、更响亮的名声,走进千家万户,甜润百姓生活。
来源|庆阳融媒(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徐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