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奔流热点10-14 17:54
血压小读数,健康大管家——拱焦中心的健康实践
10月11日,周末的东岗小游园,在晨练的喧嚣过后,迎来了一番别样的热闹。在拱星墩焦家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科设立的简易展台上,血压计和医护人员手边的宣传册,成了这里最引人注目的“风景”。这一天,来往的居民们成为了“健康血压·理想血压”这个话题下,真正的主角。
与大型医院专注于“治已病”不同,基层医疗的核心优势在于“防未病、管慢病”。在活动现场,中心医护为往来居民测量血压、耐心解答,这些看似简单的互动,背后连接的是一张覆盖全民的健康防护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这张网确保每一位居民,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慢性病患者,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定期随访、健康管理和分类指导。它让健康管理不再是生病后的临时抱佛脚,而成为一种常态化、制度化的贴心守护。
这种守护的延续性,则体现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一次义诊的咨询是短暂的,但签下一位家庭医生,就意味着有了一个长期稳定的“健康合伙人”。拱焦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正是基于对签约居民健康状况的持续跟踪,才能提供更具个性化的建议。比如,在为一位血压偏高的居民解读报告时,医生会自然而然地聊到日常饮食中的“减盐”技巧,探讨如何通过“健康体重”管理来为血管减负。这正是“三减三健”理念与慢性病管理的无缝融合——它不再是生硬的条款,而是融入每一次随访、每一句叮嘱中的生活智慧。
因此,这场活动远不止于一次性的健康宣传。它更像一个窗口,展示了基层医疗如何将国家的惠民政策、专业的医疗指导和居民的日常生活紧密串联。从一次免费的血压测量,延伸到定期的公卫随访;从一次义诊的面对面交流,深化为家庭医生的长期陪伴;再从一句“少吃盐”的提醒,拓展到关于合理膳食、控制体重的全面生活方式的探讨。
在拱焦中心,理想的血压目标,正通过这种扎根基层、贴近百姓的“网底”服务,一步步照进现实。健康,不再遥远,它就蕴藏在社区医护每一次用心的服务里,在家庭医生每一份定制的方案中,在居民每一天改善的生活习惯里。
来源丨拱星墩焦家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柴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