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奔流热点3小时前
张掖市“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情况
“十四五”期间,张掖市锚定“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目标,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为统领,从政策机制构建、养老服务供给、健康保障、友好环境营造到权益维护全方位发力,推动老龄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织密政策保障网络,筑牢老龄事业发展“压舱石”。紧扣国家战略部署,印发《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方案(2020-2050年)》《张掖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张掖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规划》等政策性文件,从设施建设、资金扶持、人才培育等维度搭建养老服务政策框架。在市民政局增设老龄工作科,细化36个部门职责,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为老龄事业发展夯实制度根基。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益性和社会化兼顾,以项目为支撑,新改扩建和能力提升并举,全市建成养老机构22家,养老床位3008张,护理型床位2000张,入住老年人2104人,机构床位入住率达到69.9%。针对局部养老设施不足,2022年以来,累计投资1.15亿元,新建具备全托、日托、日间照护、上门服务等综合功能的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6个、村级互助幸福院64个。抢抓国家超长期国债支持“两新”政策机遇,争取适老化补贴改造资金4929万元,对7949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购置物品和材料进行补贴;山丹县、民乐县、肃南县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713户。甘州区和山丹县、临泽县分别实施老年助餐服务省、市级试点县项目,全市共发展助老餐厅及助餐点86个,累计开展助餐服务36.5万人次。市、县区、街道养老机构(设施)实现全覆盖,构建起“公益机构为主体、社会机构为补充、相关场所为支撑”的设施体系,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筑牢社会保障体系,守护老年群体生活“安全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巩固在98%以上,2024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2.82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67.06万人,城乡居民月人均养老金达209元。基本医保综合参保率104.7%,老年参保人员住院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慢性病门诊保障病种扩至35种,有效减轻医疗负担。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甘肃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等法律法规,将80-89岁、90-99岁及100岁以上老年人高龄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600元/年、1200元/年和2400元/年,2024年为1.98万名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津贴1222.23万元,2025年前三季度惠及2.23万人;为75岁-79岁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每人补助10元,80岁以上每人补助20元。为全市2.2万余名60周岁以上二女户、独生子女户每人每年发放不低于960元的奖励扶助金。目前,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优待政策全面落实,各公办医疗机构严格落实对60岁以上老年人“一免一半五优先”政策,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9.92%。
推进医养深度融合,打造老年健康“防护网”。统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推进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化健康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99.92%的60岁以上老年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每年开展1次免费体检,同步进行认知功能初筛、心理健康评估,重点人群随访率达90%以上。优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流程,积极开展服务质量提升行动,采取多部门“共同建”、引入社会力量“助力建”、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联合建”等方式,有效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全市22家养老机构中,有6家医养结合机构,17家与医疗机构签订定向服务协议,5家内设医务室。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5县区建成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县区,甘州区中心敬老院、高台县医养融合服务中心被评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全面开展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相关工作,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全部开设老年病科、康复理疗科。建立“1+1+1+1”签约服务机构联合体,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基本公卫项目融合,实现重点人群“应签尽签”,65岁以上老年人及高血压、糖尿病等5类重点慢病规范管理率持续优于国家标准。截至目前,全市组建家庭医生团队722个,老年人群签约覆盖率和签约服务满意度分别达86%、90%以上,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和医养结合服务指导率分别达81.62%、86.14%,失能老年人健康指导率达100%。
构建适老友好场景,畅通老年人社会融入“快车道”。积极营造孝亲敬老社会氛围,深入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持续组织“敬老月”系列活动,通过“敬老爱老助老”模范评选等活动,引导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尚。将无障碍建设纳入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完成1066个老旧小区适老化升级,加装楼梯扶手3200余处、改造无障碍通道560条,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覆盖率达90%,公园、图书馆等增设老年休息区56处。积极开展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3个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4个社区(村)被确定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对象,从居住环境、社区服务、孝亲氛围等维度形成可复制经验;甘州区靖安乡“田园互助养老”模式跻身全国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典型案例。
激活银龄价值潜能,绘就老有所为“新图景”。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组建乡村振兴、教育医疗等“银发人才库”,成立48个“五老”工作室,组织老党员、老专家开展技术指导、青少年普法等活动183场次,服务群众5600余人次。通过“社区全面摸排+老年群体自愿报名”相结合的方式,分类组建“骥心”宣传队、“骥和”调解队、“骥爱”关爱队、“骥美”服务队、“骥乐”文艺队五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打造“骥千里”银龄志愿服务品牌,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骥千里”银龄服务工作阵地7个,成功招募银龄志愿服务人员500余人,累计组织各类服务活动70余场次,直接服务老年人超3000人次,经验做法获《人民日报》报道。构建“市老年大学+县(区)分校+社区教学点”三级教育网络,市老年大学开设书法、舞蹈等20多个主题课程,年均参与人员超过3000人次;开展“银龄共读书”“社区文艺展演”等活动,建成28个社区老年活动室,满足老年人学习、娱乐需求。
来源丨甘肃省民政厅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杨倩云
网友95980
2025-10-20
学习
西北人
2025-10-20
张掖推进医养深度融合,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老年健康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值得肯定。
西北人
2025-10-20
张掖的老龄事业发展成果显著,从养老到医疗,从物质到精神,全方位满足老年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