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奔流新闻4小时前
武威“十四五”生态答卷:治沙386.5万亩、人居环境居全国前列
奔流新闻讯(记者 欧阳海杰)“十四五”以来,武威市大力弘扬八步沙“六老汉”新时代愚公精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让美丽武威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生态底色更加亮丽。
武威市坚持“南护水源、中保绿洲、北固风沙”战略,加快建设全国荒漠化治理样板区。“十四五”以来,累计治理沙化土地386.5万亩,让268个风沙口重新披上绿装,林草综合覆盖率达47.23%。其中,古浪县239万亩沙化土地全部完成初步治理,率先打赢“河塔”阻击战首个县域歼灭战;全市518公里环绿洲防风固沙林草带实现历史性闭合,成功阻挡腾格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合拢,被确定为全国6个地市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之一。
建立祁连山保护区责任落实、源头管控等8项工作机制,通过常态化监管、动态式修复守护生态安全屏障。如今,雪豹、金雕等珍稀动物频繁出镜,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调查显示,保护区植被盖度提升2.9个百分点。祁连山生态实现“由乱到治,大见成效”,被生态环境部誉为生态修复治理的“博物馆”“教科书”。
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提升三大攻坚行动,城市PM10、PM2.5浓度较“十三五”末分别下降22.7%、31.4%,2025年上半年水环境质量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28位,相关治理经验被生态环境部在全国推广。同时,倾力打造“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生活圈,城市建成区绿地率提升5.08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2.65平方米。
武威市坚持向绿而行,积极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在沙戈荒区域建成和在建光伏装机规模达1200万千瓦,位居全省第二;建成大批生态旅游项目,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群众长久受益的“幸福靠山”。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柴立华
欧阳海杰
奔流新闻记者
强叔
2025-10-21
生态旅游带动群众增收,光伏项目助力绿色能源发展,武威生态红利惠及百姓。
小蚁
2025-10-21
武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祁连山生态显著改善,珍稀动物频繁现身,这是生态修复治理的成功典范。
网友02786
2025-10-21
坚持战略布局,祁连山建立多项工作机制,植被盖度提升,生态安全屏障守护得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