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奔流新闻4小时前
武威“十四五”成绩亮眼:GDP“三级跳”、新能源装机全省第二、文旅热度全国靠前
奔流新闻讯(记者 欧阳海杰)10月21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武威专场,通报了武威市五年来取得的发展成绩。
“十四五”期间,武威市地区生产总值接连突破600亿元、700亿元,2024年达750亿元,预计今年达到800亿元以上、实现“三级跳”。在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中,先后12次荣获“贡献奖”或“进步奖”,书写了赶超进位、跨越崛起的奋进篇章。
三大百亿级产业撑起发展骨架
“十四五”期间,武威市放大资源富集、农牧丰饶、文化厚重等独特优势,因地制宜打造9条重点产业链、培育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构建起了具有武威比较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能源产业领域,武威借势国家“沙戈荒”大基地建设,全力打造“风光水火核”多能互补、“发输储运造”一体发展的综合能源基地。新能源装机规模从“十三五”末的300万千瓦增至1810万千瓦,位居全省第二;装备制造实现“从无到有”,新能源产业实现“由小到大”的链式发展,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
新材料产业势头强劲。武威碳化硅产能占全国总量的56%,依托金白兰武有色金属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高性能碳基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积极推进碳化硅、工业硅延链补链,大力引进建设纳米材料、电池材料等工业项目,2025年新材料产值有望突破100亿元。
文旅产业活力迸发。坚持以文塑魂、数智赋能、高铁引流,深挖凉州文化根脉神韵,“青山绿水彩云间、诗和远方在天祝”的藏乡风情引人入胜,“诗意凉州”“大漠民勤”“红色古浪”等特色旅游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冰沟河景区暴火出圈,河西都会获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市接待游客数和旅游花费分别是“十三五”末的5倍、6倍,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旅游目的地效应不断放大。特别是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武威文旅热度持续攀升,接待游客数和旅游花费在2024年翻番的基础上,分别再增长80.32%、85.78%;冰沟河景区客源覆盖全国333个地级行政区中的330个,马牙雪山帐篷城、塔尔湾欢乐世界等新场景备受青睐,酒店预订增幅跻身全国市州第六,“魂牵梦萦古凉州、扬鞭策马武威行”成为西北文旅新名片。
实施重大项目993个,完成投资1767亿元
武威市聚力发展第一要务,“十四五”期间谋划实施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993个,完成投资176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6%,高于规划目标8.6个百分点,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支撑力显著增强。
兰张三四线兰武段建成通车,武张段加速建设,千年武威正式迈入高铁时代;民勤通用机场、武仙高速建成投用,武威军民合用机场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昔日“车马交错、无有停绝”的丝路要塞盛景重现。景电二期提质增效工程当年开工、当年通水,河西走廊水资源配置一期工程积极推进,建成调蓄水池509个、总容积达7200万立方米,汩汩清泉为沃野良田提供稳定滋养。全省第三条特高压直流外送工程“陇电入浙”于2024年开工建设,配套实施2×100万千瓦调峰煤电项目,有效提升新能源接入外送和就地消纳能力,让武威的“风”“光”能源点亮更多家庭灯火。
深入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通过举办春晖行动、“新疆行”“闽粤行”“江浙行”等专题招商活动,成功引进行业头部企业82家,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超1800亿元。同时,营商环境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城市信用监测排名跃居全国地级市前列,让武威成为“近悦远来”的投资洼地、兴业福地和发展高地。
目前,武威工业园区获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个省级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总量的76.6%;武威国际陆港“两中心两口岸一场站”功能不断完善,“六大通道”国际物流体系覆盖22个国家的46个城市,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13.8%。在强县域行动推动下,凉州区生产总值达423亿元、跻身中国西部百强区,民勤县、古浪县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天祝县生产总值稳居全省7个民族自治县首位,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柴立华
欧阳海杰
奔流新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