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新甘肃2小时前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民生新图景】旧居焕新颜 民生暖人心——城关区桃树坪棚户区拆迁安置项目迈入回迁阶段

群众办理入住和交房现场。图片由兰州建投公司提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煜宇
深秋的兰州,天朗气清。
曾经,城关区东岗街道桃树坪棚户区的居民常受困于老旧房屋带来的生活不便:墙体斑驳脱落,基础设施陈旧,日常出行购物就医都要费不少周折,“住得舒心”成了大家心底的期盼。
如今,桃树坪棚户区换了模样。随着兰州市重点民生工程桃树坪棚户区改造拆迁安置项目的推进,让彼时群众的安居乐居梦想一步步照进现实。
10月28日,作为桃树坪棚户区改造拆迁安置项目的核心部分——桃源雅苑5、8、9号三栋安置楼的提前竣工揭牌,这项民生工程迈入居民回迁安置的关键阶段。
此次安置回迁共交付了470套规划住宅,在揭牌后的10天时间里,社区每日安排50户回迁居民通过兰州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专门设立的“一站式”服务中心,错峰办理签约核算和缴费等业务,而未能在现场办理的住户可以在专项台账跟进补办。
“前期通过入户走访、电话沟通,把拆迁安置政策、房源户型讲清楚,还用远程看房+实地选房的方式,确保安置工作全覆盖、无遗漏。”桃树坪社区党支部书记孙帅祺说,目前已有358户未安置居民选择就地安置,59户选择异地安置。
工作人员的努力和辛苦付出被群众看在眼里。“如何选房、何时回迁……这些问题社区和街道工作人员反复和上门和我们进行交流沟通,让大家打心眼里觉得安心踏实。”居民姜世军说。
为了让安置群众“住有所居”“住有宜居”,安置小区科学规划户型需求,在已经交付的房屋中,提供了从70平方米到100平方米等多种户型,楼体设计现代简约,设施齐全,水电气暖及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善,并配建了绿化景观、环氧地平地下车库200多位及无障碍等设施,已然是不少居民眼里的宜居宜业现代化社区。
但是桃树坪棚户区居民实现安居梦的道路并不平坦。自拆迁安置项目启动以来,桃树坪片区历史遗留的复杂矛盾与资金筹措的巨大压力接踵而至,导致项目推进举步维艰,2023年初更因资金短缺陷入停工,回迁群众的安居期盼面临搁置。
关键时刻,兰州市把该项目列为破解群众住房难题,优化城市布局的重点民生工程,统筹协调城关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国资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相关单位形成攻坚合力,破解政策衔接、拆迁安置、资金保障等系列瓶颈,为项目走出困境、重启建设注入了关键动力。
作为项目建设主体单位,兰州建投公司始终以“保民生、兑承诺”为核心目标,积极推动项目复工复产,建立了“总负责人统筹推进、专项小组靶向执行”工作体系,制定精细化安置方案,并邀请公证处负责人、居民代表全程监督,保障安置流程阳光透明。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的重要任务,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一部署为如何写好这项民生工程的“下半篇文章”指明方向。
“考虑到正值供暖季,兰州建投公司明确承担3栋安置楼2025年采暖期全额费用。”兰州建投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永强说,桃源雅苑的顺利交付是市属国企履行民生责任的庄严兑现,接下来,公司将继续秉持民生导向,以高度的责任感推进后续工作,扎实推进后续安置及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确保每户群众都能顺利入住、安心生活,用实际行动践行“城建为民、城建利民”的初心。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徐静雯
点赞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