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
106
央视新闻11-17 06:31

天儿冷了
是不是想吃涮羊肉?
羊来啦!
不过,这几只太可爱了
强烈建议:不吃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
辽代“小肥羊”

萌化了!
这套“草原手办”谁看了不想拥有
咕嘟咕嘟……
当看见这几只萌物时
你是舍不得下筷子的

这群小瓷羊
出土于山西大同上皇庄遗址
堪称辽代“萌系文物”担当
大小和今天的盲盒手办差不多
如果你不小心把它们误认成小狗
那一定是忽略了其独特的灵魂
——羊角

犄角盘成了圆圈状
四肢呈站立状
仔细看胖胖的小短腿
肥肥的尾巴
脚尖微微向前弯曲
细节直接拉满好感

这样的捕捉和刻画
源自“马背上的民族”
对自然生活的观察
他们把对小动物的喜爱共情到了瓷器上
这群小瓷羊仿佛瞬间
被赋予了可爱的生命
在草原上悠然相伴、自由自在
“波点控”看过来
小肥羊限定款皮肤大揭秘
和我们常见的小羊不同
这几小只的皮肤尤其吸睛
不仅有时髦的“波点”元素
还暗藏“分层”的艺术表达

上半身施白釉
羊角、羊头、羊背饰有点状褐彩斑
下半身有的没施釉
营造出一种“留白”效果
大小不一的褐色斑点
看似自由散落
实则疏密有致
蕴含着草原民族粗犷奔放的审美风格中
又不乏细致入微的装饰技法
这款限定的“波点皮肤”采用的是
白釉褐彩装饰技法
首先在器物表面通体施白色化妆土,再蘸取含氧化铁的颜料进行作画,最后施透明釉,经过高温烧制后,就呈现出褐色的色彩效果了。
纯净的白釉搭配深沉的褐彩
组成极具辨识度的“奇妙CP”
辽代瓷器的装饰技法是在
传统陶瓷装饰技法上发展而来的
主要分为胎装饰和色釉装饰
它们原来是契丹人的
“草原密码”
辽代“小肥羊”为何会诞生?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羊=硬通货
辽代由契丹族建立
作为游牧民族
畜牧业不仅是他们的生活根基
也是武力强盛的物质条件
羊和马直接负责
契丹人的“衣、食、行”
也是辽朝向周边部族征收的赋税和贡品
是重要的经济来源

△ 左为西汉·羊尊铜灯,河北博物院藏;右为商后期·四羊青铜方尊,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羊=吉祥
自古以来
羊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说文解字》中记载
“羊,祥也”
因为个性温顺、善良
羊也被儒家文化视为君子的象征
是友善、仁爱的代名词
人们也常将羊元素融入各类器物中
以求瑞祥吉安、诸事如意
这群穿越千年的“波点”小羊
是契丹人的财富密码
更是我们永恒的吉祥物

来源丨央视新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刘杨
点赞
|
106
张晓甜
2025-11-18
辽代小瓷羊以其独特造型和装饰,传递出契丹民族对生活的热爱,是文化传承的鲜活例证。
张原诚
2025-11-18
从草原生活到瓷器创作,小瓷羊见证了契丹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是珍贵的历史记忆。
小王子
2025-11-18
小瓷羊的可爱形象和独特装饰,展现了辽代瓷器艺术的高超水平,是历史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