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2024-12-31 18:55
在书中,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读书,就是让自己变得辽阔的过程。
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
2024年即将翻篇,一些优秀的书籍如过江之鲫,让人难以选择,奔流新闻奔流号名家向读者推荐了9本他们心目中认为最值得读的一本书。
牛庆国
《四季之歌:梭罗日记选》是我2024年读过的最喜欢的一本书。梭罗日记始于1837年10月22日,止于1861年11月3日,前后27年,共计两百多万字。这本书选录了梭罗日记211篇。亨利·戴维·梭罗是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作家、哲学家。他选择心灵的自由和闲适,强调亲近自然,追求“简单些,再简单些”的质朴生活,提倡短暂人生因思想丰盈而完美。著作有《瓦尔登湖》《河上一周》《非暴力抵抗》等。梭罗将他的日记视为文学杰作,他说他的日记是“一部关于四季的作品”。闲暇时,随手翻开他的一页日记,大自然的清风就会扑面而来。
尚德琪
帕特·希普曼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人类学教授,她写了一本关于狗的学术著作,叫作《第一只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年1月)。她说:“在世界上所有被驯化的动物中,狗无疑被驯化得最彻底。狗一定是第一种被驯化的动物。”狗一开始并不是狗,而是灰狼。狗一开始也不是家犬,而是野狗。从灰狼到野狗,大致上可以叫作进化。
从野狗到家犬,大致上可以叫作驯化。希普曼从人类学和考古学的角度,以夹叙夹论的方式,记录了狗在全世界范围内从灰狼变为家宠的过程。其中说到了中国,但只有一句话:“尽管一些学者认为狗起源于中国狼的可能性更大。”这个,我们也没有争过。说到了西伯利亚,但差不多已经到了书的最后,重在强调:“狗的祖先并不是北美狼,但可能是西伯利亚狼。”书的大部分篇幅说的则是澳大利亚原住民和澳洲野狗,而且说人的内容要比说狗的内容多得多,有些篇章甚至没有出现几个“狗”字。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在澳大利亚原住民的神话和传统故事中,澳洲野狗不仅是人类的祖先,而且形态还可以自由地在人、狗之间切换。”她说,这种现象十分清晰地反映出狗被完全驯化了。作者的意思是,虽然不知道西伯利亚狼是怎么进入澳大利亚的,但狼变成野狗,再变成狗,就是在澳大利亚完成的。好吧,那就算给他们吧。
狼在进化成狗之前,还有一个中间阶段,希普曼命之曰“狼犬”。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人类与狼犬从各自为政,到相互竞争,再到后来的相互利用。人类从狼犬那里得到的好处是提高了捕获大型猎物的能力,狼犬从人类那里得到的好处是猎杀时遇到的危险更少且吃肉更有保障。人尝到了狼犬的甜头,才愿意驯化它;狼犬尝到了甜头,才愿意被人驯化。
在一些文化中,狗被视为一种食物;在一些文化中,狗则被视为家庭成员;在另一些文化中,狗和人的形象则可以互换。考古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也充分利用人狗之间的这种关系来研究人类。“有时,比起研究人,研究狗更能帮助科学家了解人类祖先如何迁徙与聚居。”怪不得,所以作为人类学家的希普曼写了这本《第一只狗》,而相当大的篇幅却是在谈人类活动。
被驯化的狗,从来没有停止过“进化”。它们似乎越来越聪明,越来越知道怎样才能讨人喜欢,以便换来更好的待遇。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呢?从狼到第一只狗,从狗到第一只宠物狗,整个过程清晰地表明:一、人和狗是双向选择。人选择了狗,狗也选择了人。二、人和狗是互相驯化。人驯化了狗,狗也驯化了人。
希普曼引一位叫作马克·德尔的犬类专家的话说:“狼天生就有狗性。”其实,反过来说也成立:“狗天生就有狼性。”小到一公斤重吉娃娃,大到一百公斤重的獒犬,当它们发怒的时候,那种龇牙咧嘴的样子,从喉咙深处发出的声音,以及从眼睛里发出的光,都带着无比的凶狠和无限的敌意。宠物狗也是狗,它们不仅对陌生人,对主人发起狠来也一点都不留情。虽然狗主人经常自信地表示他的狗不咬人,但狗咬伤陌生人的事仍然经常发生,咬伤主人的事也不乏其例。
现在的狼,永远不能进化成狗了,也永远不能被驯化了;现在的狗,即使让它回归自然,它也只是“野狗”而不会变成狼,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仍然要回到人类生活的圈子里觅食。狗之于狼,是不是一种退化呢,人类对于狗的驯化是否加重了这种退化的程度呢?
《第一只狗》的副题是“我们最古老的伙伴”。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没有这个伙伴,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除了狗,还有什么哺乳动物会被人类驯化成我们的伙伴呢?
古马
这是阿根廷诗人、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西班牙语文学大师博尔赫斯的一本诗集。收录二十八首短诗。
在这本薄薄的诗集前面有一篇简短的序言,写于一九七五年六月,布宜诺斯艾利斯。在这篇序言里,可以看出博尔赫斯对于诗歌语言的一贯的态度,即追求清晰,他还提出,诗歌的任务有二:一是传达精确的事实,二是像近在咫尺的大海一样给我们实际的触动。事实上,读博尔赫斯的诗的确可以感受到那种大海一样的辽阔、深沉、苍茫以及深水静流之下的激荡和神奇的景象,这当然来自于作者渊博的学识,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他面对生活本身的轻与重时,异于常人的敏感和捕捉情绪变化且为之赋形的超常能力。
在《深沉的玫瑰》中,博尔赫斯偶尔会流露出一些为失明而怨天尤人的情绪,但这种情绪最终为文学所创造的全新的境界所克服,由此,博尔赫斯给出了自己感受的心得,“失明是封闭的状态,但也是解放,是有利于创作的孤寂,是钥匙和代数学”。无疑,文学是救赎,在博尔赫斯面前打开了通往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宽阔的大门。
这一本薄薄的诗集,极方便在旅行中携带和阅读。
《深沉的玫瑰》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译者王永年,从2016年8月第1版印行以来,至2023年已经印刷12次,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
张存学
要不是获诺贝尔文学奖,像《素食者》这样的书很难进入大众视野的。说老实话,要不是该书获诺贝尔奖,我也很难知道这本书的。有些书,我指的那些杰作往往先是在幽暗的通道里通行的,接应通行的人往往像是得到了暗号一样接应这样的书,然后如获宝般奉读。在我的读书经历中,这样的情况多次出现。印度女作家洛伊的长篇小说《微物之神》就是以这样的通道到达我的书案上的,在它被介绍到我案头上前我对此书一无所知。更早的时候,也是在一种只有能够接应的情况下我接应了美国女作家莫里森的长篇小说《宠儿》。如果没有这样的通道,如果没有资格做接应者,这样的书就会被阻隔在未知的地方。
《素食者》也是这样的书。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事一夜之间便传遍天下,而在这之前,它的汉译本便在中国出版,那么,它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的汉译本更像阻隔在幽暗的通道里很少有人知道。诺贝尔奖给予这本杰作广布天下的机会,但读这本书还需要与之匹配的接应能力。
郝炜
《愿为敦煌燃此生》一书是常书鸿先生的自传,这本回忆录真实再现了敦煌莫高窟的命运转折,从风沙侵袭、无人问津,到后来的声名远播,可以说,作为民族文化集大成的敦煌莫高窟,在一系列文物保护措施的出台下,经历了大浪淘沙、翻天覆地的改变。这一切,都和常书鸿先生为代表的敦煌艺术研究者不怕艰辛、艰苦奋斗的精神分不开。书中,常书鸿先生用动人的笔触,写到了初到敦煌的陌生和迷茫,艰苦创业的甘甜和曲折,个人挫折面前的毫不动摇,甘愿舍弃高薪守护敦煌,为敦煌艺术的发扬传播及文物修复、保护的辛劳奔波,常先生传承着精神的光焰,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国文化传统中常以“燃灯者”喻作那些坚持本心、不懈修为,不弃世俗、躬身大道之人,燃灯成为一种奉献操持、照亮他人的象征,而常书鸿先生以“燃生者”自喻,更为殊绝不易,他也正是以自己一生的心血,洒向敦煌,让生命成为一种激昂的撞击,回应着三危楼下,他的梦中回荡不息的曼妙的檐铃声,不绝于缕,回答着过往之人,也吸引和鞭策着更多热爱民族文化事业和民间文化的人。
常书鸿先生之文,深得敦煌艺术神韵;先生之志,充溢于天地之间。
杨建仁
由著名文化学者、作家徐兆寿教授撰写,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斯文凉州》,是徐兆寿写给故乡凉州的书,但完全不同于以往作家一味地眷恋和赞美故乡的书,它是一本具有深厚学术思想、深刻学术洞见、深广学术视野、深层学术理念的书,这本书可称之为学术性随笔集。
收入这本书的126篇文章,看似是一个个独立的篇章,但贯通起来看却是凉州文化的万千姿态和时代价值,构成了一部视角新颖、逻辑严谨、观点鲜明、体系完整的凉州文化图谱,并响亮提出了一个文化传承发展的宏大命题——如何重新认识、定位、构建中华文明格局下的凉州文化。这126篇文章,可以说是徐兆寿连续不断地写给故乡凉州的126封信,是一名赤诚的游子对故乡的心灵独白,是一名学者、教授、作家对弘扬凉州文化的真情呼唤。
这本学术性随笔集,是徐兆寿近20年来教学、研究的成果体现,不但学术性强、抒情性浓,而且知识面广,既有历史、政治、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解读,又有民风、民俗、家训、家教等方面的常识介绍,还有民居、服饰、饮食、农耕、商贸、礼教、天象、四季、历法、人物等方面的知识普及,可以说是全方位、立体化、多侧面了解凉州的鲜活教材,是用新视角、新理念、新手法诠释凉州文化的最新读本。
徐兆寿
三十岁左右时,曾研究过一段时间的中医与《黄帝内经》,五行思想尚可理解,但对于药性就不知所云了,大概都得背下吧。想要成为一个好的中医,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黄帝内经》也只是能读懂前面一段理论的部分,与一般中医书上讲得差不多,可是到后面具体的脏器与经络的论述就不知所云了。背诵当然是要背诵了,可是它与药性不同在于,它有方法,而这个方法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黄帝内经》讲的是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是科学之规律,只是人们尚不认识它就被草率地认为是不科学。
研读《黄帝内经》,我认为就是天人合一的典型文本。《黄帝内经》就在告诉我们什么是天,什么是地,什么是身体的规律,应当按什么样的方法劳作、休息,应当什么时候结婚、应当什么时候生孩子,还告诉我们什么季节吃什么、不吃什么,什么时候要关注某个相应的脏器,等等。它讲的全是规律。就连死亡也说得很清楚,如某个人得了肝病,体现在脸上、头发上,病怎么样,可医不可医,不可医的病何日何时死。说得很准确。如此准确,难道不是科学?
我想,能读懂《黄帝内经》的人,自然是不会迷信西医,但也不排斥西医的一些方法。毕竟《黄帝内经》是五千年前的医书,如今,吃的不同了,思想更是不同了,新的技术和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确认病情,靠新技术而提炼出来的西药也来自自然,仍然是中药的另一种体现。如何用西医的技术来看病相,如何用适量的西药来治病,则是今后中国的医生们的课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还是重复我的观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医可很好地融合。
马琦明
《奇点更近》,这本书可以为你解答当今关于AI和人类未来的最紧迫的问题。
由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奇点更近》,是我这一年最有价值的阅读,是要把它放在案头时时翻阅重温的一本书,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新发现的一本书。
在我12月初写的《做好迎接AI未来的准备》一文中,我曾介绍过“人工智能将在2029年通过图灵测试,2045年奇点来临,人工智能完全超越人类智能,人类历史将彻底改变。”对此,你对人类迈向奇点的进程了解多少?奇点更近,人类何为!
换句话说,当人与AI大融合时,我们的商业、生活、工作和健康将如何迎来增长繁荣。《奇点更近》这本书中有很多未来的好消息告诉你。它不仅是一本畅销书,更是我们即将经历的人工智能(AI)时代的生存指南。
《奇点更近》是由全球知名未来学家、奇点大学创始人、畅销书《奇点临近》作者雷·库兹韦尔的新作。雷·库兹韦尔是全球知名的未来学家、思想家、计算机科学家,60多年来,他一直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引领者。
我一直提醒大家,人工智能的时代我们一定要学会与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你能最先了解到作者、译者、专家等大咖的前沿洞见,他们是高质量思想的源泉。
张佳羽
最近,我被一本诗集深深吸引,沉醉于文字的海洋,无法自拔。我曾一度认为,未经生活磨砺和锤炼,未曾在广阔天地间驰骋的人,其笔下文字不值得深入阅读和探究。然而实际上,每位作家对生活的诠释,对物质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的表达,都带有文艺色彩,并且恰到好处。
《我将宇宙随身携带:佩索阿诗集》是一本蕴含深邃哲思与丰富情感的诗集,它让我深刻地洞察了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的内心世界。佩索阿的诗歌以其独特的意象、深邃的思考和对日常生活的精细观察而闻名。在品读这些诗篇时,我仿佛与诗人一同穿梭于不同的时空,体验了他对宇宙、爱情、孤独和存在的深刻感悟。
佩索阿的诗作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每一行诗句都仿佛是他心灵深处的低语,透露出他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在《牧羊人编续》中,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的日常,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独特的孤独气息。“这就是我的生活,一行诗接一行诗。”他的诗歌不仅是对生活的记录,更是对人性、情感和存在的深刻探讨。
“如果他们来问我做了什么,/我会说:‘我观看实物,仅此而已。/因此我将宇宙随身携带在口袋里。’”他将宇宙比喻为可随身携带的物品,这种想象力令人赞叹,而他又能轻松地表达出自己当下的生活状态。在《我的心就像一个牧羊人》一诗中,他写道:“我没有雄心,也没有渴望/做个诗人不是我的雄心,/它是我的独处方式。”佩索阿的诗集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是一次心灵的震撼,更是一次思想的启迪。
它让我明白,真正的诗歌不在于华丽的辞藻,而在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真挚的表达。每一位写作者都可以从佩索阿的诗作中汲取灵感,学会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散发诗意,如何在文字中传递真情实感。我们的情感则是那浩瀚的星云,时而宁静,时而汹涌,构成了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正如佩索阿所言,我们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也能找到那片广袤无垠的宇宙,它既是我们的避风港,也是我们探索自我的起点。通过深入内心的探索,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感知世界,从而在生活的点滴中发现诗意,在文字的流淌中表达真情。
文|奔流新闻记者 刘小雷整理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
编辑:柴立华
刘小雷
奔流新闻记者 文化新闻
张原诚
2024-12-31
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