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热点12小时前
陇右撷珍71丨“心有所开,不思则塞”明代学者的读书笔记——《读书录》十卷——国家珍贵名录古籍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读书录》为薛瑄读书时作的读书记录,内容有其阅读时有感而发的笔记,对于哲学问题的思考,以及作者的自我反思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提到:“《读书录》大概为《太极图说》《西铭》《正蒙》之义疏,然多重复杂出,未经删削,盖惟体验身心,非欲成书也。”《读书录》所论多为理气、性理问题,提出理在气中、道在器中、太极在阴阳中的观点,并公开批判“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以及理能生气的说法。在修身、治学问题上,主张“居敬有力则穷理愈精”“学问实自静中有得”等观点。书中提出“一气流行,一本也”的命题,为后来罗钦顺等人所发展。《读书录》所讨论的虽是程朱理学中的问题并推崇朱熹,但对朱熹思想作了修正和发展,被后世程朱学派视为明代“正学”主要著作之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其列入子部儒家类。
薛瑄(1389-1464)字德温,号敬轩,山西河津县里望乡平原村(今万荣县)人,明代政治家、教育家、理学家、河东学派创始人,谥号文清,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先后任广东道监察御史、大理寺少卿及大理寺卿等,官至通议大夫、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他创立了“复性说”,对程朱理学进行了修正和完善,开明代理学一宗。去世后被朝廷追赠为资善大夫、礼部尚书。著有《读书录》《读书续录》《理学萃言》《从政名言》以及《文集》二十四卷。
来源丨甘肃省图书馆(文/马瑞洁 图/童世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
编辑:梁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