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8小时前
读书丨《东方微笑——走进麦积山》出版
奔流新闻讯(记者刘小雷)近日,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编撰的《东方微笑——走进麦积山》一书已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历经十余个王朝的开凿和修缮,保留有大量造像、壁画艺术、建筑方面的实物资料,有“东方雕塑陈列馆”之美誉,是国家5A级景区。《东方微笑——走进麦积山》分为碑刻篇、壁画篇、馆藏篇、匠心篇等六个部分,为配合敦煌研究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与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联合举办“行经千折水——丝绸之路上的麦积山奇观展”活动,该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壁画、造像等方面将麦积山石窟艺术向广大读者予以全面呈现,让读者更好地认识麦积山、了解麦积山、读懂麦积山。
·内容摘选·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0公里的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林区,自古就有“秦地林泉之冠”的美誉,因其远望“如农家积麦之状”而得名,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石窟开凿在一座突兀山峰的峭壁之上, 窟龛密如蜂房,登临万仞悬梯,有身与云齐、平分落日之感。
麦积山先后经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1600多年的营建,现存大小窟龛221个,各类造像3938件10632身,壁画约1000平方米,还有大量的经卷文书、碑碣等文物。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丝绸之路 :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组成部分之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麦积山石窟除保存了大量北魏至隋唐时期不同形制的窟龛及崖阁建筑外,还保存有众多北朝时期场面宏大的经变和本生故事画以及各种装饰壁画。后秦至明清之际不间断的开凿和重修,使麦积山石窟雕塑造像从北魏至明清时期这1600多年间,造像的时代序列非常完整,各个时期或多或少都保存有各种雕塑造像;种类比较齐全,包括了泥塑、石雕、石胎泥塑、木雕、影塑等;雕塑技法全面,涵盖了圆雕、高浮雕、浅浮雕、透雕、绘塑结合的薄肉塑等多种塑造手法,堪称现实版的中国传统雕塑教科书,每年都有大量的各类高校雕塑专业师生和雕塑爱好者纷至沓来,学习考察。另外,麦积山石窟还保存有大量的馆藏文物,种类庞杂,数量繁多,不乏精品佳作,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麦积山石窟的文化内涵。
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是文物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保护、研究、弘扬是莫高精神的最终目的,把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人民群众了解和欣赏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是每一位文物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我所先后与江苏常州博物馆、深圳南山博物馆联合举办了两次“东方微笑·麦积山石窟艺术展”,和兄弟单位联合举办了“丝路华光·敦煌·龟兹·麦积山石窟艺术展”“丝路华光·敦煌、麦积山石窟艺术展”“佛国山水·造像深处·龟兹·麦积山艺术联展”“丝路华光·粤陇文物精品联展”等多次联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这次我们与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再次合作,联合推出“行经千折水——丝绸之路上的麦积奇观”大展,也是这一工作的继续和延展,正如郑晶馆长所言 :“大运河和丝绸之路同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也同属巨大的线性文化,是时空之间的融合,是文明之间的对话,它们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作出了各自独有的重要贡献。”丝绸之路联通东西,大运河贯穿南北,两者都见惯了南来北往的商贾驼队、流人征夫,两者都参与和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变迁,是东西南北思想文化碰撞、交流、融合、发展的结果。衷心地期望并相信这次展览能成为古丝路和古运河在当代的复活,也祝愿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的再次相遇能迸发出更加绚烂多彩的文化光芒!
本书的编撰正是基于这种想法和考虑,为读者朋友更好地认识麦积山、了解麦积山、读懂麦积山提供一些更加系统、深入的参考资料。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
编辑:杨倩云
刘小雷
奔流新闻记者 文化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