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4小时前
空厂:甲辰二甲6名進士張茂炯著述頗豐
歲次甲辰(1904),滿夷西太后慈禧苟延殘喘熬至七十歲,原本是年為科考殿試的正科,但因禍害精慈禧的"七旬萬壽",改正科為恩科。吳人張茂炯超水準發揮,考中甲辰恩科二甲6名進士,賜進士出身,得享殊榮。
張
茂炯中進士後未入庶吉士,而是"以主事分部學習",直接上任某部當主事,是為清代六部(禮部、吏部、戶部、兵部、刑部、工部)相當"秘書"的低級小官。宣統(1909 -1911)當朝,張茂炯官度支部司長,遷鹽政部總務所長。民國(1912 -1949)初,任職財政部鹽務署。知天命,辭歸鄉里,潛心著述,嘉惠後人。
張茂炯吳縣人,《蘇州民國藝文誌》(2005年11月出版)收有張茂炯的小傳和著作。小傳編的很不專業,只三十幾個字太簡不說,還有漏錯。"生卒年不詳"是未費神,漏錄了張氏著名的"艮廬"別署,是為不專業。要命的是:"1904年舉人",竟把張茂炯那麼重要的"學歷"二甲賜進士出身給抹煞了。是誌共列張茂炯著作11部,為配合拙文標題:"著述頗豐",不憚繁瑣全部錄出:
《清鹽法志》三百卷附勘誤表一卷,1920年鹽務署鉛印本。
《吳門百詠》,蘇州毛上珍鉛印本,蘇州圖書館存。 1930年版,上海圖書館存。
《艮廬詞》,吳縣張茂炯1931年影印本,蘇州圖書館存。
《艮廬詞》續集外集自述詩,1931 年版,上海圖書館存。
《艮廬詞外集》一卷,1934年石印本,中國國家圖書館存。
《艮廬詞續集》一卷艮廬詞外集一卷艮廬自述詩一卷,1934年石印本,蘇州圖書館存。
《艮廬詞續集》,1934年版,上海圖書館存。
《艮廬自述詩》一卷,1934年版,蘇州圖書館存。 石印本,蘇州圖書館存。
《萬國演義》六十卷,上海作新社1903年版,上海圖書館存。
《丁酉朱卷》,光緒年間刻本,中國國家圖書館存。
《續萬國史綱目》八卷,杭州通記編澤局 1903年版,中國國家圖書館存。
張茂炯還有一項馳名的,即善書法。明清進士皆能書法,但多是以"歐底趙面"(評論清代書法常見的術語。指書法作品以歐陽詢的楷書為根底,融合趙孟頫楷、行的風貌覆面)的面貌出現,但張茂炯則以一手脫去翰林進士館閣習氣的李邕行書獨立面目,被專家認可。吳湖帆珍藏本《董美人墓誌》約請當時52位名家題跋,張茂炯以第9位列其中。前8位是朱孝臧、王同譽、蔣兆蘭、金蓉鏡、葉恭綽、冒廣生、馮幵、吳梅。吳湖帆眼界極高,如此肯定張茂炯書法,可知張書的水準很是不低。
十年前的2014年4月,余當時坐臺"大河鑒寶"書畫鑒定,曾鑒定過持寶人手持的一副張茂炯的行楷七言聯,鑒定為真跡後,並在《大河報·鑒寶》版以《甲辰恩科進士張茂炯行楷楹聯 》為題,進行了點評。再與張茂炯的書法結緣,則是上周微拍得一頁渠之《行楷》便面。
便面書法長短十三行,署款兩行。錄《讀畫齋叢書》中的一段畫論,曰:
張瑤星云長康右丞諸公皆以士夫作畫,故能造入神妙。宋時畫學猶分士流襍流,俱令治大小經,仍讀《說文》《爾雅》《方言》《釋名》等書,宜其下筆不苟也。
署款:"書似彥平先生法家正之,艮廬張茂炯。"鈐印"仲清"朱文。"彥平"應是顧彥平(1890 -1940),伊名則正,號欣欣庵主,吳人。鶴逸從子,承父學,亦工山水。"艮廬"是書家的別署,"仲清"是書家的字。
箑上書法,取法唐人李邕行書《李思訓碑》和《葉有道碑》,骨力瘦勁,紆徐妍溢。李邕是學王羲之而善出新意者,用筆頓挫起伏,別有異趣。張茂炯亦可謂學李邕書能出新意者,書法風度閒雅,盡有蘊藉,則是以詩文涵養滋潤了書法,是故深受文人士大夫的喜愛。
張茂炯生於光緒元年(1875),卒於民國二十五年(1936)。江蘇吳縣人。辛卯(1891)舉子茂鏞弟。除字仲清,又字頌清,號君鑒,別署艮廬。
2025年國際勞動節於空厂晨牕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