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2小时前
河海狮城 文武沧州丨生态修复写传奇,世遗焕发新生机
5月14日,“河海狮城 文武沧州”全国重点网络媒体和网络达人沧州行活动走进沧州南大港湿地。这片位于渤海之滨的生态绿洲,凭借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卓越的生态保护成果,向全国媒体展现了沧州“文武双全”基因中生态文明的璀璨篇章。
驱车抵达南大港湿地,广袤的湿地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作为退海河流淤积型滨海湿地,南大港湿地宛如一颗镶嵌在渤海之畔的生态明珠。河道蜿蜒交错,大片芦苇荡随风起伏,与澄澈的水面、湛蓝的天空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浑然天成的自然美景。
奔流新闻记者了解到,南大港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的关键中转站,去年7月,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包括“河北沧州南大港候鸟栖息地”在内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南大港候鸟栖息地成为河北省第一处世界自然遗产,沧州也因此继2014年京杭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拿下又一个世界遗产,正式晋升为“双遗之城”。
据南大港湿地保护区负责人介绍,过去因围垦养殖,湿地北部被分割为连片池塘,生态系统严重退化。2020至2021年,南大港产业园区实施了北部养殖池塘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累计恢复湿地面积108.8公顷,恢复了由水域—浅滩—生境岛组成的自然湿地结构,形成了适用于南大港湿地的“退养还湿+清淤拆堤+生境岛营造+灌丛隔离带构建”模式。2023至2024年,当地继续开展南大港湿地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目前,湿地内记录鸟类达27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7种,迁徙候鸟数量较5年前增长4倍。
为丰富游客体验,南大港湿地景区还创新打造了“蒹葭渡露营地”,提供帐篷露营、乌篷船打卡等沉浸式野趣项目。同时,还特别推出花船表演、国风舞蹈快闪秀等文化活动,将传统艺术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让游客在游玩之余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从“退养还湿”,到科技护鸟,南大港湿地书写了一部生态逆袭的传奇。未来,这片渤海之滨的绿洲,将继续以世界级标准,向全球讲述东方生态文明的生动故事。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王夏菁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梁秋燕
王夏菁
奔流新闻记者 全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