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热点05-21 10:53
临夏县:法治之光照亮民族团结进步路
在临夏县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上,民族团结之花绚烂绽放。近年来,临夏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法治力量融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每个角落,为全县的和谐稳定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法治护航 夯实民族团结根基
“我们对涉及民族纠纷的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确保纠纷得到及时、妥善解决。”据临夏县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充分尊重各族群众的风俗习惯,努力做到案结事了人和,促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
临夏县始终将法治视为维护民族团结的有力武器,全面加强民族事务依法治理。在立法环节,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特点和各族群众需求,积极推动相关法规政策的制定与完善,确保民族事务治理有法可依;在执法过程中,强调公正、公平、公开。各执法部门加强协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培训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民族事务的能力,让各族群众在每一个执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普法先行 培育法治信仰之花
“检察干警讲得清楚明白,我们心里的疑惑都解开了,以后遇到问题就知道该怎么办了。”今年2月,临夏县检察院组织法治宣讲小分队,在掌子沟乡达沙村以案释法,通过互动问答,为村里的妇女详细讲解了财产纠纷、人身安全、家庭暴力和家庭教育等法律知识。
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
在乡村,农闲时节举办法治讲座、发放普法宣传资料,用方言土语讲解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社区,通过举办法治文艺演出、设立法律咨询点等方式,吸引居民参与法治宣传活动;
在学校,开展“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模拟法庭”活动,培养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和规则意识;
……
多元共治 共筑民族团结家园
“社区搭平台,举办各种活动让我们一起过节,就像一家人一样,我们都特别开心。”临夏县韩集镇易福社区居民赵平说,社区活动让各族群众之间的互动交流成为常态。
临夏县通过建立“红石榴”社区服务站,不仅为居民提供民政、社保、医保等常规业务办理,还设立了矛盾调解室、法律援助室,及时化解邻里纠纷,为各族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同时,成立由居民代表组成的议事会,鼓励各族群众发挥智慧和力量,积极参与社区自治。
在乡村,推行“村民说事”制度,让村民有地方说事、有机会说事、有能力解决事。通过“村民说事”,及时解决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乡村和谐稳定。
“我们积极构建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引导各族群众共同参与民族事务治理,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临夏县委统战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陈孝志)
来源丨法治甘肃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杨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