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客户端12小时前
这几天雨不停,今天还有一次明显的降雨过程。上午有分散性雷阵雨,下午中雨并伴随雷电,夜间大到暴雨,过程中还将伴有6至8级短时大风。此次降雨一直要持续到明天夜间,降雨最强时段是今天下午到夜间,降雨过程具有间歇性的特点。如需外出,一定带好雨具,行进中注意避开积水路段。
预计,今明两天,天津南部局地有大暴雨(100至160毫米),最大小时降雨量30至50毫米,局地可超过70毫米,部分中小河流有接近警戒水位的气象风险,暴雨积涝气象风险较高。
本周五和周六两天降雨暂歇,但闷热感会比较明显,注意防暑降温,多补水。周日雷阵雨将再度来袭,可以关注临近天气预报及预警信息。
气象部门预计,今年7月天津全市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预计7月全市平均气温为28℃左右,平均降水量为210毫米左右。
今天,上午阴有分散性雷阵雨,下午中雨伴随雷电,夜间大到暴雨,微风,最高气温30℃,最低气温26℃。
近期雷雨缘何频繁?只因在副热带高压边缘
6月27日开始,我市频繁出现雷雨天气过程。根据最新气象监测信息分析,到7月3日,我市还将以雷雨天气为主,部分时段还会有暴雨。连日来的频繁降雨是何缘故?市气象台气象专家给出解读:此轮降雨过程是典型的副热带高压边缘降雨,这种天气在夏季华北地区非常常见,也是造成我市汛期暴雨、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
昨天上午,我市出现降雨天气,截至16时,中心城区平均降雨量3.9毫米,为小雨量级,最大降雨量则达到34.5毫米,为大雨量级,出现在武清区崔黄口。6月27日起,天津地区多发雷雨天气,且降雨具有“面弱点强、雨量分布不均”特点,如27日白天,中心城区出现小雨天气,平均降雨量2.5毫米,但蓟州区下营镇九山顶却出现单点高达60.1毫米的暴雨;28日下午,全市大部分地区出现小到中雨,但武清区杨村街却出现单点100.7毫米的大暴雨;29日白天,降雨更是集中影响我市西部和北部地区,北辰区开发区天士力单点就出现80毫米的暴雨;30日夜间,降雨则主要影响我市中南部地区、蓟州区,以及武清和宝坻的部分地区。
根据最新天气预报:直到7月3日,我市仍将以雷雨天气为主。其中,2日上午有分散性雷阵雨,午后开始,全市有明显降雨,降雨持将续到3日夜间。强降雨集中在2日下午到夜间,全市有暴雨,东部和北部等局地有大暴雨。
近期津城为何降雨如此活跃?为何相距仅十几公里,甚至几公里的两地,却能出现这边大雨倾盆,那边小雨滴答的情况?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颖解答,这主要是由副热带高压边缘降雨造成的,这种降雨的特点是局地性强、雨强大、分布不均、对流性明显、突发性强,而强降水区对“副热带高压”边界位置变化也会非常敏感。王颖介绍,副热带高压是庞大的暖性高压系统,也就是常说的暖气团,被其控制和笼罩的地域晴朗少雨且炎热,而处于其边缘地域就容易发生降雨。如自6月27日开始,副热带高压持续北抬西伸,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被其覆盖,出现高温天气,天津则处于其边缘,就出现连日来的降雨天气。
为何副热带高压边缘容易产生降雨?王颖表示,产生强降雨的三个条件分别为热力条件、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天津处在庞大暖气团副热带高压边缘,便具备了良好的热力条件;同时,副热带高压又像巨大的“水泵”,其西部边缘往往是低纬度“暖湿气流”向北输送的通道,这就让天津具备了良好的水汽条件;动力条件方面,在副热带高压北抬的夏季,动力条件复杂多变,来自高纬度的冷空气、“地面辐合线”“海风锋”“急流脉动”等都能提供动力条件,天津近期降雨正是在本地具备充足的“热力+水汽”条件基础上,“动力”抬升条件多为“弱冷空气”或“本地辅合线”等局地性抬升条件,便出现了降雨“面弱点强、雨量分布不均”的特点。
多降水天气之外,本周气温也较上周有所下降,但空气湿度增大,闷热感明显。这也与我市近期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有关。王颖提醒,受暖湿气团影响,空气湿度增大,不利于肌肤表皮汗液蒸发,闷热感较强,市民要注意勤补水、多休息,以防中暑,同时随身携带雨具,及时关注最新天气预报预警信息,以便提前做好出行安排和健康防护。(综合今晚报、天津日报 记者 王婷 苏晓梅)
责任编辑:焦若玉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