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6小时前
冷口位于喜峰口的东北方向,在河北迁安东北30余公里处。负责守御在这里的是商震的三十二军,编制三个师,每个师只有三个团;每团三个步兵营和一个机炮连,人数约一千五百人。总计每个师不到五千人。军部直属有炮兵营、骑兵、工兵、通信各一个队。
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给三十二军的任务是:以冷口为中心,左翼接二十九军董家口防线;右翼到刘家口与义院口之间,接东北军缪澂流部,整个防线长百余里。军长商震派一个师、即一三九师进入阵地布防,也就是说,一百余里的防线只有三个步兵团的四千多人外加一个野炮连。这点兵力承担这么长的阵地,只能做一线式的配备,兵力分散是不可避免的。另外两个师和军部直属部队呢?远远驻在七八十公里外的开平。
商震军长来一三九师视察,听了汇报说:“你们这是一线式配备,敌人一撞就破。你们必须纵深式的,同时要据点式的配备才行。”师参谋长石彦懋说:“您的指示倒是很对。可是,您给我们的棉花只够纺成一根线的,让我们怎么能织成一块布呢!”但是商震坚持让他们改变部署,并且规定部队轮番休息。石彦懋不解地问:“军长,我们是真打呢,还是摆摆架子?”商震有些生气了:“为什么不真打!”师参谋长说:“既然真打,为什么把两个大师放在远远的后方、不拿出来呢?”商震很不自然地顾左右而言他了。不难看出,商震有自己的想法:因为军分会何应钦之流的主旨,就是摆一摆架子,寄希望于日本人适可而止。商震曾对下属说:“人家在摆,咱们也就摆摆吧。”——摆什么呢,不就是摆出一副被动挨打的架势吗!在这种思想支配下,部队上下一面准备迎战敌人的进攻,一面又幻想北平方面早日和日本谈判停战。石彦懋说:“从上到下都是这样想法,都没有彻底抗战的决心。”
4月6日,日军增兵向冷口发动总攻。守军因占据着有利地形,几次打退了敌人。日军用飞机大炮狂轰滥炸,守军的阵地工事大部被摧毁,伤亡很重。敌人又用骑兵向守军阵地侧翼迂回。如果守军兵力充足的话,完全可以趁敌人进攻主阵地时派出机动部队从侧面打击敌人,但是没有这样一支预备力量。一线吃紧时,师参谋长打电话给军部要求增援,商震军长回复说:“无论如何你们要顶一顶,保全咱们的面子!”——却不说派兵增援的事。军长的潜台词是:顶,肯定是顶不住的;但如果不顶一顶,又太没面子。
一三九师各团终于顶不住了,4月11日凌晨,放弃了冷口阵地向后撤退。天明后,敌人飞机轰炸,小股部队随后尾追,追出七八里后,敌人不再穷追了。如果敌人由两翼既深且广地追击包围的话,一三九师就可能全军覆没了。(以上据一三九师参谋长石彦懋文章《冷口的失陷》)
冷口的失守,成为长城防线崩溃的关键节点。冷口一失,迁安又告失陷,这就使喜峰口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二十九军不得不转移,奉命撤退至通州以东,沿运河布防。据何基沣的文章说,喜峰口罗文峪一役,二十九军官兵伤亡达五千人。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