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6小时前
出品 | 电商行业 作者 | 青云
小米SU7后劲十足,用一年的时间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和精真估联合发布了《2025上半年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
图源:《2025上半年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
汽车保值率是评估汽车成本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汽车的市场价值。一般来说,汽车的保值率越高,表明该车型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和稳定性越强。
对于消费者来说,汽车保值率是消费决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对于汽车厂商而言,保值率则是衡量品牌竞争力和产品市场表现的重要依据。
在纯电动保值率前15名中,11款为中国自主品牌,国产车占比超70%。其中,小米SU7一年保值率为88.91%,在所有车型中排名第一。
图源:小米汽车微博
在小米SU7之后,问界M9和理想MEGA分别以84.45%和79.58%的保值率取得第二、第三。特斯拉方面,Model X、Model 3和Model Y三款车型分别取得榜单第四名、第五名和第十一名。
小米SU7拿下“一年纯电动车保值率”榜单第一,雷军也特地发微博“庆祝”了,“特斯拉保值率一直非常不错。我仔细看了一下2025年的,Model 3 是 76.03%,Model Y 是 71.28%。这次,我们领先了!”
图源:雷军微博
需要指出的是,客观上来说,目前小米汽车推出的两款爆款车型均和特斯拉旗下车型形成竞争关系,一是小米SU7和特斯拉Model 3,二便是刚发布的小米YU7和特斯拉Model Y。
很快,“雷军称特斯拉保值率非常不错”的话题就冲上了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图源:微博热搜
回顾近期雷军的动态,会发现他对特斯拉的“夸赞”已成常态。
7月20日,资深汽车达人“二师兄”发布“全网最细对比!特斯拉Model Y vs 小米YU7”的视频后,雷军不仅认真观看,还发文表示“我仔细看了!Model Y挺强的,我们继续学习!”
图源:雷军微博
更早之前,关于特斯拉自动交付技术,雷军还转载特斯拉副总裁陶琳的微博,直言“特斯拉确实了不起,在很多领域引领了行业趋势,我们还要继续学习。”
在汽车行业这个技术迭代迅速、竞争白热化的领域,特斯拉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先行者,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积累了深厚的经验。通过公开夸赞特斯拉,雷军不仅展现了小米汽车的谦逊态度,更向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小米汽车愿意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提升自身实力。
雷军这边忙着“夸夸”,另一边还有不少“贵客”上门。
前不久,“雷军带王传福逛小米汽车工厂”的事也引发了市场的关注。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称在小米汽车工厂偶遇雷军和比亚迪CEO王传福会面,两人边走边聊,脸上都带着笑意,看起来相谈甚欢。
图源:微博
比亚迪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在电池技术、整车制造等方面拥有强大的实力。小米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势力,虽然在智能化、生态链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在电池供应、制造工艺等方面仍需不断学习和提升。
这两位大佬的友好交流,自然引发了无数猜测。
雷军与王传福的会面,或许正是为了探讨双方在技术、供应链等方面的合作可能性。如果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小米汽车有望在短时间内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加速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布局。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雷军还会见了英伟达CEO黄仁勋。
有网友曝光了几张雷军和英伟达CEO黄仁勋的合影。照片中,两人在一处古色建筑前合照,充满笑意。
雷军和黄仁勋 图源:微博
另外,还有一张照片显示,黄仁勋与雷军在小米SU7 Ultra 旁合影。
雷军和黄仁勋在小米汽车旁
后续,黄仁勋在访谈中提到与雷军的会面,他表示,“雷军给我展示了他们的新车,技术令人难以置信,造型设计优美,车载科技堪称世界最佳。我非常想买一台小米车,可惜在美国买不到,这是我们的遗憾。”
另外,黄仁勋还强调,“我与雷军合作已经很久了。我们一起做过手机,现在正在共同开发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软件等等,还有很多项目正在合作。”
不得不说,雷军最近真挺忙的,作为车圈新人,雷军的每一步都在为小米汽车铺路。
小米入局汽车行业的时间并不算长,不过自去年3月,小米汽车就高调闯入大众视野,迅速火爆市场。
话不多说,直接上数据:小米汽车上市15个月,交付已超过30万;小米YU7也颇受市场青睐,3分钟订单破20万,1小时达28.9万台、18小时锁单24万台。
7月6日,小米YU7首批正式交付,雷军也到了现场,再次延续了此前SU7交付时的亲民风格,”弯腰握手、合影、开车门”一气呵成,进一步拉近了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舆论场上,小米YU7承受着不少压力。
在小米YU7发布不久,东风日产三电和动力开发负责人黄照昆就发文称:这种数据的背后意味着用户交车时间要等待一年以上,任何国家都没有这种愚忠的品牌粉丝。
同时,他还表示:再次验证了铁律的就是“群体会降低智慧”。
不过,不久黄照昆就发布了道歉声明。
与此同时,知名车评人陈震对小米YU7的连番“炮轰”,也冲上了热搜。彼时,小米YU7在发布前做了一个挑战:24小时耐力挑战,就是用YU7超高速连续跑24小时(含充电时间),换人不换车。
对此,陈震表示:“我很好奇,小米YU7连续跑24小时跑没电了充、充好了继续跑?这个测试具体要体现的是哪方面的性能?看照片好像是在测试场高环上,是一直极速?还是其他哪方面的极限…………”
同时,陈震补充解释原因称:“主要是因为很少有品牌做这个测试,或者是没有公布成绩,目前好像只有保时捷和奔驰做过(有遗漏欢迎补充)。”
网友们对于陈震炮轰质疑小米的发言各执一词,难有定论。
7月7日,小米汽车发布消息称,三大汽车垂媒实测小米YU7续航,结果均是SUV第一。
蔚来李斌也在访谈中暗暗回应表示,“纯电续航到今天为止,没有人在量产车上超过我们的150度电的表现,所以前段时间有人说它创造了SUV纯电续航最长纪录,那我们150度电不存在么?1000公里都是我实测的,所以今天呢确实有舆论话语权,优点很大。”
另一边,小米YU7的产能问题更是不容忽视。
众所周知,在开启预售后不久,小米YU7就陷入了一场“退定风波”。彼时,有不少车主在付了定金后,冷静下来才发现自己要一年后才能提车,于是后悔了。
在这场风波中,不少友商还“掺和”了一脚,销售连夜行动,表示愿意帮用户全数补齐小米YU7的5000元定金。
除此之外,最近还有一个现象引起了市场的关注。交付不到半个月,小米YU7二手车似乎已经开始涌进市场,且普遍存在加价的情况。
据媒体消息,近期,二手平台上出现大批小米YU7的车源信息。懂车帝小程序显示,目前全国有超过80辆小米YU7二手车在售,大多为Max版本,挂牌价在35万至39万元之间。绝大多数车仅行驶数十公里到一百公里出头。
有市场人士分析,小米YU7自上市以来就备受瞩目,订单量持续飙升。然而,由于生产规模和供应链等方面的限制,新车交付时间较长,许多消费者需要等待数月甚至更久才能提到车。
从长远来看,这种投机炒作行为,可能会损害小米汽车的品牌形象,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小米汽车火爆的背后,既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也遭遇着诸多挑战。舆论压力、市场竞争、产能问题和二手车市场的投机炒作等,都是小米汽车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