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热点07-30 16:03
列仙传二卷续仙传一卷
题(汉)刘向撰 续仙传一卷(唐)沈汾撰 (明)黄省曾赞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黄鲁曾刻汉唐三传本 甘肃省图书馆藏(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5004)
《列仙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记载神仙事迹的传记著作,相传为西汉刘向所撰。全书共收录七十余位神仙的传说,上起远古黄帝,下至汉代人物,构建了完整的神仙谱系。书中神仙或为神话人物,或为历史名人,亦有民间奇人,他们或服食丹药,或修炼道术,最终羽化登仙,展现了古人追求长生与超脱的永恒理想。
《列仙传》的文学价值颇高。它开创了神仙传记的体例,以简洁的笔法为神仙立传,融合史传的叙事与诸子的寓言,情节奇幻却结构清晰。如“赤松子随风雨上下”“王子乔乘鹤升天”等故事,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此外,书中“江妃二女”“萧史弄玉”等篇章,更是衍生出人神相恋的文学母题,影响深远。
在版本方面,明代黄鲁曾主持刻印的《列仙传二卷》被誉为汉唐三传本之一。黄鲁曾为嘉靖年间著名刻书家,此本刻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版刻精良,内容完整,是研究《列仙传》的珍贵文献。明代刻本在文字校勘与版式设计上均体现出较高的学术水准,为后世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文本依据。
从文化史角度看,《列仙传》不仅反映了秦汉时期的神仙思想,也为道教信仰的形成提供了文学基础。书中强调凡人通过服食、修炼亦可成仙的理念,与道教“人人可修道”的宗旨一脉相承。同时,它记录的许多神仙故事,如“彭祖八百岁”“东方朔偷桃”等,早已融入民间文化,成为大众耳熟能详的传说。
黄鲁曾刻本的特殊价值在于其版本源流与明代刻书文化。此本作为明中期刻本,既保留了早期文本的特点,又带有明代学术整理的痕迹,是古籍流传的典型范例。其版心题“列仙传”,白口单鱼尾,字体端庄,体现了嘉靖时期苏州地区刻书的精湛工艺。
如今,这部明刻《列仙传》静卧于图书馆的善本库中,纸墨如新,字迹清晰。翻开书页,仿佛能看见古人笔下那些乘云驾鹤的仙人,正穿越时空向我们微笑。它不仅是研究古代文学与宗教的重要资料,更是一座连接现实与幻想的桥梁,让我们得以窥见先人对永恒与自由的浪漫想象。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来源丨甘肃省图书馆(供稿人:蔡榕)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刘杨
网友09298
2025-08-01
👍
暮春秋色
2025-07-31
《列仙传》与明代黄鲁曾刻本的价值
都一鸣
2025-07-31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