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7小时前
为陇原“静享”美好生活提供法治保障
奔流新闻讯(记者玄丝雨)8月22日,记者从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我省通过出台《甘肃省噪声污染防治若干规定》《甘肃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以法治力量保障群众宁静生活。目前,全省共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482件,同比增长219.7%,涉及赔偿金额5.9亿元。
已于今年1月1日施行的《甘肃省噪声污染防治若干规定》,以“小快灵”立法模式(“小快灵”立法模式指通过“小切口”“短周期”“快响应”的方式制定法规)为陇原大地“静享”美好生活提供法治保障。将于10月1日正式施行的《甘肃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明确省级和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需加强优先区域保护监管,定期公开评估检查结果,县级以上政府可通过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区、划定禁猎(渔)区等形式,保护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
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践中,金昌市完成我省首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碳汇核减替代性修复”案件办理;酒泉市建立地级市损害赔偿鉴定评估专家库,解决企业赔偿资金给付难题。省级层面梳理389条环境损害案件线索,推动2024年之前未结案的20件积案全部清零。
此外,我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2024年2月以来,对4191家企业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初步遴选558家参保企业。目前全省已有269家企业投保,保费合计538.19万元,提供风险保障近5亿元,为企业环境风险防范筑牢安全屏障。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梁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