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9小时前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 张春燕 陈德政
玉门市城市风貌。(资料图)玉门市供图
九月的河西走廊,秋高气爽,瓜果飘香,处处洋溢着丰收与奋进的气息。9月19日,“质量强省 富民兴陇——2025年主流媒体‘质量甘肃行’”主题采访团循着质量变革的脉络,走进这座因“铁人精神”闻名、因产业创新焕新的城市——玉门市。
作为连续6年位居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榜首、连续5年上榜“中国西部百强县”、跻身全国质量强市(县)建设“第一方阵”的活力之城,玉门正以质量为核心驱动力,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而采访团此行的目的,便是探寻这座城市质量建设背后的密码。
铁人王进喜雕塑。(资料图)玉门市供图
顶层谋局+基础筑基,夯实质量强市发展底盘
近年来,玉门市始终将质量建设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以“高点定位”锚定发展方向。市委、市政府主动将质量强市建设融入全市“四区一高地一家园”战略布局,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推进质量强市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将新能源装备制造和化工两大产业集群作为质量提升的核心赛道,同时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社会互动”的大质量工作格局。
这一格局打破了部门壁垒,形成了从政策制定到落地执行的闭环,让质量意识从政府决策层延伸至企业生产一线,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角落,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搭建起坚实的框架。
为让质量建设有“硬支撑”,玉门市在质量基础建设上持续创新突破。
一方面,守正创新推进智慧监管,建成“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智慧信用市场监管平台。在该平台的支撑下,工作人员只需在办公室轻点鼠标,就能实时掌握全市各类经营主体的经营动态、信用评价,甚至能对食品生产加工的全过程进行远程监管,发现问题可第一时间发出预警并督促现场纠正,真正实现了监管决策科学化、监管服务高效化、监管治理精准化,打造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覆盖的智慧信用监管“甘肃样板”。
另一方面,整合资源打造技术高地,建成全省首家集综合性、公益性为一体的公共检验检测中心。该中心对标国内先进标准,配备了一流的检测设备与专业技术团队,可为食品、药品、工业产品等提供精准检测服务,为市场监管、企业研发、产品质量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让玉门市的质量监管既有“智慧大脑”,又有“专业眼睛”。
企业示范+品牌赋能,激活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
在坚实的质量基础与清晰的战略布局支撑下,玉门市各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众多企业在质量创新的道路上脱颖而出,甘肃凯盛大明光能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作为玉门市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中的骨干企业,凯盛大明以技术创新筑牢质量根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玉门制造”的硬实力。
甘肃凯盛大明光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陈德政 摄
走进公司生产车间,机械臂精准作业,传输带平稳运行,一块块晶莹剔透的光伏压延玻璃、光热超白浮法玻璃从生产线缓缓下线。公司始终将质量管理贯穿生产全流程:从硅矿选矿的源头把控,到玻璃熔制环节的参数精准调控,再到成品出厂前的多维度检测,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与监管措施。
依托酒泉市太阳能发电聚光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凯盛大明持续攻克技术难题,2024年初采用全氧燃烧工艺生产的光热超白浮法玻璃实现达标量产,打破国外垄断,成为全球首家掌握该技术的企业,其4毫米玻璃原片透过率、反射镜反射率等指标经国内外权威机构认证,远超行业标准,目前光热反射镜市场占有率超80%,不仅为自身赢得了广阔市场,更成为玉门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如果说质量基础是“根基”,那么品牌战略便是玉门市高质量发展的“名片”。
近年来,玉门市立足区域特色,以品牌培育为抓手,持续厚植产业集群发展优势,让“玉门制造”“玉门特产”在市场上打响名气。
在工业领域,玉门市充分发挥政府质量奖的标杆引领作用,鼓励企业深耕质量、勇于创新:玉门大洋天庆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凭借技术突破,获得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甘肃赛区)二等奖;甘肃普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卓越的质量管理,斩获第四届酒泉市人民政府质量奖提名奖;同时,全市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户、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认证企业2户、省级数字化车间4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户、创新型中小企业30户,有效发明专利达51件,工业品牌矩阵不断壮大。
在农业领域,玉门市聚力打造“玉门珍好”区域公共品牌,其中“玉门枸杞”凭借优良的品质,成功入选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此外,玉门市还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第一批“甘肃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全市现有有机(转换)产品16个、“三品一标”农产品证书36个、认证农产品39个,让“玉门味道”不仅香飘本地,更走向了全国市场。
铁人大道桥。(资料图)玉门市供图
民生导向+治理提效,共享质量建设发展成果
质量建设不仅要“强产业”,更要“惠民生”。玉门市深知,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让群众生活更宜居、更幸福,因此在服务质量提升与社会治理优化上持续发力。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玉门市市民中心持续推进“五减一容缺”改革,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便民事项“跨域通办”,创新推出以“五个一”为核心的“管家式”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从企业“准入”时的注册登记,到生产经营中的政策扶持,再到项目“投产”后的跟踪服务,形成了全链条、无缝隙的服务体系。
“以前企业办理项目审批,要跑多个部门、提交多套材料,耗时又费力;现在在市民中心‘一站式’就能办完,效率大幅提升。”玉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何玉宝在接受采访时,用这样的对比道出了营商环境的变化,而这一变化,也让玉门市成为企业投资兴业的“热土”。
在社会治理领域,玉门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综治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法律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信访服务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心理服务中心“七中心合一”,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源头。2024年,玉门市作为甘肃省唯一上榜城市,荣获“中国社会治理百强县(市、区)”称号——走在玉门的街头巷尾,良好的治安环境、和谐的邻里关系、便捷的公共服务,让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稳定和谐的环境。
从工业车间的精益求精,到田间地头的品质追求;从智慧监管的创新突破,到服务民生的暖心举措,玉门市以质量为笔,在河西走廊上绘就了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
如今的玉门市,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8.3亿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6年位居全省第一,成功跻身全国质量强市(县)建设“第一方阵”,用实打实的成绩证明了质量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赋能作用。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何玉宝表示,玉门市将继续对标全国质量强县建设先进县市,以铁人精神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质量基础建设、品牌培育、服务优化上持续发力,打好质量建设“组合拳”,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努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玉门品牌”,让质量强市建设的成果更多惠及群众,为“质量强省 富民兴陇”战略贡献更多玉门力量,推动这座丝路古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续写新的辉煌。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