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8小时前
奔流新闻讯(记者 沙金萍)10月6日是中秋佳节,兰州市博物馆围绕“月映千古承文脉·薪火相传颂中华”主题,开展“月满金城·文脉相传”楹联对韵赏月书法雅集活动,让市民在传统文化浸润与创意互动中,度过了一个兼具文化深度与趣味十足的中秋节。
当古琴与箫筝旋律在青砖黛瓦间萦绕,一曲《茉莉花》将中秋花好月圆的美好浸润进了每个欣赏者的心里;群舞《大国号角》演绎出国泰民安的盛世华章。
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寄托着万家团圆的美好情怀,也蕴含着文化传承。活动中,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甘肃省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家安以“兰州与月亮”为切入点,生动讲述白塔山、五泉山等名胜楹联故事,解读左宗棠、谭嗣同途经兰州的墨宝轶事,让观众在历史与文字中读懂兰州与中秋的文化联结。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林经文,西泠印社社员童定家,兰州市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郑炜三位名家同台挥毫,以“中秋”“团圆”“国泰民安”等经典咏月诗词为内容创作书法作品,在笔走龙蛇间,将汉字风骨与中秋温情完美融合,让中秋佳节更显韵味。而“月字飞花令”“趣味对句”“我为家乡撰楹联”等互动游戏的轮番开展,更让节日妙趣横生。在诗词接龙中,小朋友们争相举手,“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诗句脱口而出,不仅赢得了奖品,也重温了古典文化的魅力。在即兴撰联环节,现场观众纷纷参与,无论是初尝创作的新手,还是略通格律的爱好者,都体验了一把吟诗对赋的雅致。
最令人惊喜的,莫过于三位书法家将各自的墨宝,通过有奖问答形式赠送给了现场观众。带着孩子参加活动的王先生说,“今天真是不虚此行,不仅学到了很多文化知识,还体验了充满古典韵味的中秋氛围,最让我高兴的是有幸得到了书法名家的墨宝,这是这个中秋节馈赠给我的最好礼物。”
除了讲楹联、赏书法,兰州市博物馆还同步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中秋社教课堂”“绘山河·颂祖国”“指尖微景赞祖国”“非遗兔儿爷彩绘”主题创作以及“为祖国母亲献花”打卡活动。社教老师为孩子们讲解中秋习俗渊源,指导他们制作传统宫灯。孩子们利用黏土、画框等工具,或创作出“青少年眼中的盛世中国”,或勾勒出“黄河穿城”“中山桥夜景”等“兰州印象”,用一个个鲜活的微景观作品,表达对祖国与家乡的热爱。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徐静雯
沙金萍
奔流新闻记者 市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