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16小时前
如何在一场秋日小聚中占据C位?
几百年前的南宋人有妙招
捧上这只金盏
足以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秋日丰收图景
在这只“瓜”上具象化了
方唇,直口,斜腹,圜底
整体呈长条五棱瓜形
但它可不是瓜
是宋代人用来喝酒的杯子
(盏,指浅而小的杯子)
小小的瓜形盏融进了匠人不少巧思
它的瓜柄扭成一圈
上刻有细纹
仿佛刚从藤蔓上摘下
瓜蒂处饰有五片叶子
叶脉舒展,纹路清晰
瓜棱内是用小鱼子纹饰成的卷草纹
近瓜脐处饰有双卷叶折枝花纹
内以小碎点纹衬地
瓜脐外鼓,上饰小碎点纹
△瓜脐处的“齐”字铭文
瓜脐边錾铭“齐”字
(据说可能指器物的拥有者)
整器以纯金锤擛而成
纹饰采用刻划和凿印相结合的技法
瓜柄部分则是先拉丝成型
后与器身焊接相连
小小杯子上细节拉满了
古人在用它饮酒时
也能感受到秋日果园丰收的喜悦吧
瓜形造型不仅贴近生活
还有吉祥的寓意
《诗经·大雅·绵》:“绵绵瓜瓞(dié),民之初生,自土沮漆。”绵绵,是绵绵不绝的意思;瓞,指的是小瓜。
器物设计成瓜形
寓意家族人丁兴旺,世代昌盛
瓜上面的卷草纹和鱼子纹
都含祝福吉祥、多子多福的寓意
尘封的金银器出土
它们揭开怎样的历史故事?
瓜形金盏出土时是一对
两盏形制相似
尺寸略有差别
它们都出自1993年
彭州西大街发现的宋代金银器窖藏
在这批金银器里
有250余件刻有铭文
其中“董”“董宅”“陇西郡董宅”
字样反复出现
研究认为
窖藏的主人是彭州城中的董姓家族
他们为何将这些珍贵金银器埋入地下?
据《寻蜀记》记载
大约八百年前
听闻蒙古铁骑入侵的消息
四川许多地方的宋人
纷纷将金银、铜、瓷器掩埋起来
董宅便是那时将珍贵器具埋在地下的
然而,战争的残酷远超想象
人们再也没机会取走当年的埋藏
精美的金银器就此被尘封地下
“天下金银第一窖”
彭州窖藏的大宋风华
彭州西大街发现的宋代金银器窖藏
出土了351件金银器
被学界称为“天下金银第一窖”
宋代的彭州为何如此“多金”?
作为西南地区的交通要道
彭州当年手工业、商贸发达
难怪诗人汪元量在《彭州歌》里写道
“彭州昔号小成都,城市繁华锦不如。”
除了瓜形金盏
窖藏出土的文物还有
↓↓
△莲盖银执壶,文博日历丨宋代保温杯,人人想“要链接”
莲盖银执壶、六曲银温碗
莲盖银执壶盖子呈双层莲花形
莲瓣错位叠压
立体层次感拉满
△六曲银温碗,文博日历丨宋代保温杯,人人想“要链接”
六曲银温碗呈六曲形
通体磨光
虽“素面朝天”
但不掩造型的精巧
△菊花金碗
菊花金碗
至简至美,也至朴至真
大宋灯火,犹映眼底
△宋葵形银盏,文博日历丨一盏繁花,这是最适合春天的杯子啦~
宋葵形银盏
将多种花融合在一只盏上
相互连接,相互映衬
小小一只盏“盛满繁花”
瓜形金盏映照着丰收秋韵
也见证着古人对生活的热爱
秋日的美好
不仅在山川草木间
更在这一方小小的金盏里
等你去发现~
来源|央视新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徐静雯
秋子
2025-10-14
👍
Σ(°Д°;
2025-10-14
宋代瓜形金盏设计精巧,细节满满,不仅融合匠人巧思,还寓意吉祥。彭州窖藏文物见证历史,展现大宋风华,让我们领略古人对生活的热爱。
昕宽
2025-10-14
一只小小的瓜形金盏,藏着宋代的秋日丰收与生活智慧。彭州窖藏文物如时光宝盒,带我们穿越回那个繁华时代,感受古人的匠心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