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
233
奔流新闻10-17 08:28 7.56万热推
今年,无论对兰州市还是读者出版集团,至少有两件文化盛事值得记取:一是兰州书展,二是读者·领读者大会。
还记得在今年兰州书展总结报道时,奔流新闻发出“为什么说兰州是‘读者之城’”的追问,其中答案之一其实很朴素直接,因为《读者》杂志在这座城市。这两天正进行的2025读者·领读者大会现场,李敬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兰州应该是我们中国领先的阅读城市”。
被誉为“中国人心灵读本”的《读者》,从创刊至今四十多年来,扎根黄河之滨的兰州,开枝散叶,发展成如今的读者出版集团——一家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在深化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时代语境中,读者出版集团责无旁贷担起文化使命,自去年以来开创性举办兰州书展和读者·领读者大会。
读者与领读者,被注入新的涵义,成为网上线下的两个高频词。
何为领读者?去年的读者·领读者大会上,叶舟认为孔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领读者,“而我们大家不过是这座课堂里的学生,至今也没有听见下课的铃声”。
何为读者?今年的读者·领读者大会上,李敬泽谈起敦煌文书,在两千多年前的敦煌,“阅读是人们普遍的生活”。
不难看出,他们都试图从传统中寻找阅读的证据,并藉此提醒甚至说服人们,如何从纸质阅读式微、新阅读崛起的浪潮中,甄别选择自己的阅读方式、阅读对象。
在今天,智能手机搭载5G流量,算法推荐适逢AI技术,“黑科技”让碎片化阅读无时无处不在发生,但严肃的、深度的、系统的、有效的阅读依然稀缺。或许正是出于对这种现状的警惕或担忧,今年读者·领读者大会的主题设定为“AI时代重塑阅读生态”,把命题摆在桌面上讨论,进而寻求可能的答案。
我们如何理性观照眼前的阅读现状?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阅读生态?面向千千万万的读者,远非通过一两场展览或研讨活动就能达成共识。但只要这样的活动在进行,只要有人肯前往参与讨论,同时有人在看在听,假以时日,迷雾就能廓清,分歧总会弥合。
有时在想,读者出版集团一年一度举办这样的活动,其实很像《读者》徽标上那只“蜜蜂”所做的事——在忙着采集花粉酿蜜的时候,也在传播生命的介质,因此春天的花结出了秋天的果。这不也正是领读者的价值所在吗?
可以说,称得上“领读者”的人,不过是“读者”的过来人——真正阅读的秘境,他们走过;真正阅读的美好,他们见过;真正阅读的意义,他们感知过。
从今年8月参加兰州书展的敬一丹、毕淑敏,到出席这次读者·领读者大会的李敬泽、刘亮程,还有本身生活在兰州、每次在场的叶舟,一众文化人只要提起《读者》,总是感慨万千,这份杂志在精神上陪伴甚至哺育过他们,是他们青春记忆中温暖的存在。如今,他们作为领读者返身回望、现身说法,捧着那团火、迎着那束光,在秋天的“读者之城”重述阅读的价值,让更多的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相信阅读以及由此转化的力量。这本身是一件美好的事。
或许,这就是在两届兰州书展和读者·领读者大会上,主办方总是要请他们来的缘由,也是他们无论多忙多远总能来的原因。
文丨奔流新闻评论员 张海龙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徐静雯
点赞
|
233
网友50577
2025-11-05
共同领略阅读之美。
网友60060
2025-11-04
👍
网友81421
2025-11-04
活动让更多人感受到阅读的美好和意义,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人加入到阅读的行列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