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奔流热点3小时前
桑榆赋能 银发生辉——酒泉“老妈妈”服务队用岁月书写军民情深
酒泉市肃州区东文化街社区“老妈妈”拥军爱心志愿服务队于1969年成立,以“老妈妈”品牌为核心,初心不改、传统不丢,始终坚持无私奉献,竭诚团结凝心聚力,传承双拥优良传统,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将拥军精神代代相传,推动传统拥军服务向“拥军+惠民”双轨并行升级,在奉献社会中展现价值。
升级双拥内涵,织密亲情纽带。从最初为部队官兵拆洗被褥、缝补衣服、送拥军鞋垫,到结对认亲、讲家乡事、叙家乡情,让远离家乡的“兵孩子”感受到来自第二故乡酒泉“妈妈”的温暖。创新建立“军营母子连心卡”机制,深入开展“微家书”连心、“微课堂”铸魂、“微心愿”暖心“三微”行动。通过手写书信、网络家书,加强老干部与“兵儿女”情感联系,91岁老党员熊燕芝与00后女兵徐千禧结对,“一封家书”“云端团聚”续写深厚“母女情”,成为双拥佳话。截至目前,“老妈妈”拥军服务队已为部队官兵缝补衣裤、拆洗被褥5000余件,绣制鞋垫8万余双,年均手写书信、发送网络家书100余封,认领完成战士微心愿51个。
赋能社区治理,贡献银龄智慧。“管家妈妈”公益团成员主动在业委会、网格任职,按一月一主题开展“文化讲堂”12期,用“小声音”传播“大政策”,讲清道理、解决难题。12人被聘为社区矛盾调解员,8人入选业委会,总结推广“耐心听、细心查、诚心劝、暖心帮”四心工作法,年均成功调解物业、邻里、家庭纠纷40余起。
强化典型引领,传承红色基因。与驻地部队共建“双拥教育基地”,打造“老妈妈照片墙”“老妈妈拥军故事墙”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示56年拥军历程与服务瞬间,依托阵地儿童功能区,通过老干部讲堂、军事模型、红色书籍等载体实施红色基因浸润工程,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成为辖区青少年身边的德育教材,让“军民鱼水情”代代相传。
凝聚榜样力量,绽放时代风采。在“老妈妈”的示范带动下,辖区内的“兵子女”“兵姐妹”“兵兄弟”“兵战友”也积极加入了志愿服务队伍,组建了近160人参与的结对认亲“拥军妈妈”、党建引领“先锋妈妈”、排忧解难“邻里妈妈”、热心公益“管家妈妈”等巾帼志愿服务队伍,志愿者们带头开展扶贫帮困、心理疏导、亲情陪护、医疗保健、法律援助、生活救助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800余次,形成了和谐向上、向善向美的社会文明新风尚。
桑榆赋能亦生辉,硕果盈枝映初心。“老妈妈”拥军爱心志愿服务队先后荣获全国“四个一百”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全国老有所为重要品牌项目、“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等荣誉称号,并获得全国“最美拥军人物”提名。队员李金香、熊燕芝、凯玉梅等分获“甘肃省爱国拥军模范”“最美拥军人物”称号,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诠释了军民鱼水深情的时代内涵。
来源丨甘肃省民政厅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杨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