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
26
奔流新闻2小时前
进博会丨上海 “竖店” 五年蝶变:从扑克厂房跃升为短剧产业高地
1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用五年完成从传统制造业厂房到数字化影棚的产业跃升,成为国内短剧产业新势力
2五年扩容15倍,从3000平方米扩至45000平方米,有‘任意门’场景,今年古装通用型基地投入使用
3在硬件迭代外,布局拍摄技术与产业生态,引入企业,发起‘喜来坞计划’,构建制作与发行闭环
4高性价比吸引短剧团队,园区按场景使用率迭代配置,打造多样化外景区
5中心构建全链条生态,以‘科技+场景+内容’驱动,成微短剧基础设施提供者与内容孵化器
在短视频内容爆发式增长的时代,被称为上海“竖店”的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用五年时间完成了一场从传统制造业厂房到数字化影棚的产业跃升。这个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前身为姚记扑克生产线厂房的文创园区,如今已发展为集场景、服化道、拍摄设备、餐饮住宿于一体的一站式影视基地,成为国内短剧产业生态中不可忽视的新势力。

五年扩容15倍,从“任意门”场景到古装通用型基地
2020年盛夏,园区试运行阶段仅开放3000多平方米拍摄场景。五年后,园区实景拍摄面积已从3000平方米扩展至45000平方米。奔流新闻记者在现场走访时看到,旧厂房被切割成数个“任意门”式空间:推开一扇门是医院,再推开一扇是教室或公寓——这种高密度、快切换的场景设计,精准契合了微短剧“短周期、竖屏化、低成本”的摄制需求。
今年,园区重点打造的古装基地正式投入使用。近千平方米的古装场景中,外景建成5000平方米的城门、客栈、钟楼、仿真市集;内景则涵盖3000平方米汉唐风宫殿与宅院,包括皇宫大殿、太后寝宫、密室等稀缺场景。“我们刻意避免使用具有明显朝代特征的装饰,打造‘通用型’古装场景,给剧组更多创作空间。”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总经理于杨介绍说。

从“格子间”到虚拟影棚,紧跟行业迭代
在硬件迭代之外,园区亦着力布局拍摄技术与产业生态。2023年引入的上海华誉影视,补全了UE技术在短剧领域的应用。通过LED背景屏、Motionbase智能数控设备与C型屏悬挂系统,实现虚拟与现实场景无缝切换,甚至能高效完成行车戏拍摄——电影《飞驰人生2》部分片段便在此取景。
更关键的是,园区在2024年联合姚记科技、喜马拉雅、华誉影视发起“喜来坞计划”,提出“内容+基地”模式;2025年又引入凡酷文化、鸣白文化等短剧头部企业,构建制作与发行闭环。例如与凡酷合资成立的亭酷文化,其首部古装短剧《胭脂刃》在红果平台播放量突破10亿,跻身榜单前三;与浙江昊月堃合资成立的公司,以每月3-5部的产量迅速扩张。

高性价比吸引短剧纷纷选择“竖店”
短剧导演吕倩娜团队因朋友推荐前来考察,对比横店后,他们被这里更新的设施、完善的规划与高性价比吸引。她告诉奔流新闻记者,她正在拍摄的短剧改编自爆款小说IP,融合“大女主复仇+恋综+娱乐圈”元素,具备年轻观众喜爱的强戏剧冲突。
“短剧为年轻人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题材更贴近网文受众,创意限制也更少。”吕倩娜表示。她所在的团队原以传统影视制作为主,两年前全面转向短剧,正是看中这一赛道的发展潜力。
于杨表示,园区每月通过大数据监测场景使用率,并据此迭代场景配置。今年以来,剧组对外景需求激增,园区除了加快建设古装基地,也巧妙利用园区内20年树龄的林木、草坪与水景,打造多样化外景区,实现“螺蛳壳里做道场”。

带着创意来,拿着作品走
从信息流短视频到小程序短剧,再到平台定制剧,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紧贴行业浪潮,逐步构建起涵盖IP—拍摄—制作—投放的全链条生态。正如于杨所言:“我们不必和同行‘比大小’,更重要的是向内求索,把产业生态做起来。”
这个曾经的扑克厂房,正以“科技+场景+内容”的三轮驱动,成为微短剧精品化浪潮中的基础设施提供者与内容孵化器。好戏,才刚刚上演。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王夏菁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杜平海
王夏菁
奔流新闻记者
点赞
|
26
试试看
2025-11-08
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五年实现华丽转身,从扑克厂房到短剧产业高地,这是产业创新升级的典范,展现了无限的发展潜力!
网友10118
2025-11-08
上海“竖店”的崛起,让我们看到了短剧产业的无限可能,相信它会创造更多的精彩!
丫头
2025-11-08
赞👍